[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外包钢安装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5114.8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蔡硕果;刘文明;罗向荣;纪国睦;刘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特希达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地址: | 10006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外包 安装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简易外包钢安装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筑中会制作比较多的混凝土桩柱基础,这些桩柱基础在浇筑混凝土时,根据所需形成将混凝土外包钢板拼接在一起,然后在采用一些安装固定装置进行紧固,同时外包钢板之间还需要进行粘接,保证其牢固性,同时便于后期加设锚栓,现有的一些安装固定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不仅拆装非常不方便,同时携带也不方便。
所以,研制出一种使用时拆装方便、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携带方便,同时还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外包钢桩基的固定的外包钢安装固定结构,便成为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易外包钢安装固定结构,使用时拆装方便,并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携带方便,同时还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外包钢桩基的固定。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简易外包钢安装固定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左U型箍和右U型箍,所述左U型箍和所述右U型箍的U型端之间及所述左U型箍和所述右U型箍的开口端之间分别设有前钢板和后钢板,其中,所述前钢板左右两端分别卡设于所述左U型箍和所述右U型箍的U型端内,所述后钢板上设有相互平行的滑槽,并且,所述左U型箍和所述右U型箍的开口端通过相互平行的所述滑槽贯穿于所述后钢板,所述左U型箍和所述右U型箍的开口端均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后钢板外侧的所述左U型箍的外螺纹段上及所述后钢板外侧的所述右U型箍的外螺纹段上均设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后钢板之间的所述左U型箍上及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后钢板之间的所述右U型箍上均设于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垫圈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的槽宽。
进一步的,所述前钢板的竖直高度小于所述左U型箍和/或所述右U型箍U型端的内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前钢板两端均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直接将前钢板卡于左U型箍和右U型箍的U型端内,使得固定结构拆装非常方便,并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携带方便,同时还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外包钢桩基的固定,进而使这种简易外包钢安装固定结构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简易外包钢安装固定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简易外包钢安装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简易外包钢安装固定结构的右视图。
图中:
1、左U型箍;2、右U型箍;3、前钢板;4、后钢板;5、滑槽;6、紧固螺母;7、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简易外包钢安装固定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左U型箍1和右U型箍2,所述左U型箍1和所述右U型箍2的U型端之间及所述左U型箍1和所述右U型箍2的开口端之间分别设有前钢板3和后钢板4,其中,所述前钢板3左右两端分别卡设于所述左U型箍1和所述右U型箍2的U型端内,所述后钢板4上设有相互平行的滑槽5,并且,所述左U型箍1和所述右U型箍2的开口端通过相互平行的所述滑槽5贯穿于所述后钢板4,所述左U型箍1和所述右U型箍2的开口端均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后钢板4外侧的所述左U型箍1的外螺纹段上及所述后钢板4外侧的所述右U型箍2的外螺纹段上均设有紧固螺母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螺母6与所述后钢板4之间的所述左U型箍1上及所述紧固螺母6与所述后钢板4之间的所述右U型箍2上均设有垫圈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圈7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5的槽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钢板3的竖直高度小于所述左U型箍1和/或所述右U型箍2U型端的内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钢板3两端均设有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特希达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特希达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5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酸盐电解装置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作为FAK抑制剂的嘧啶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