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风速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64938.3 | 申请日: | 2015-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孙超;李智;邱林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P5/14 | 分类号: | G01P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200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风速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用的风速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风速传感器。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一次性能源的主体,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煤层自燃发火等自然灾害。为了减少这些自然灾害,常用的措施就是给矿井通风,通风不但具有稀释矿井瓦斯和粉尘浓度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向矿井各用风地点输送新鲜空气,保障井下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功能。合理的通风是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发生的重要手段,但如果通风系统布置不合理或者管理不当,将导致瓦斯积聚和自燃发火以及造成瓦斯、火灾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提高矿井的通风技术与监测水平是保证矿井正常生产的基础,而风速传感器是监测井下风速大小的主要手段。现有技术的风速传感器大多采用超声波涡街原理,超声波涡街原理的产品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发沿用至今,由于受水汽、粉尘、温度等的影响,超声波涡街类风速传感器会出现:稳定性差、测量精度低、且不能实现双向测量风速等问题,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煤矿客户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风速传感器,该风速传感器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向风速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包裹处理器以及电源,电源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外壳外表面设有差压采集器、微差压元件,差压采集器包括壳体以及由壳体围成的腔体,壳体的顶部对称设有出气口Ⅰ和出气口Ⅱ,壳体的底部设有引压管Ⅰ以及引压管Ⅱ,引压管Ⅰ直接与出气口Ⅰ连通,引压管Ⅱ与腔体连通,且出气口Ⅱ也与腔体连通;所述出气口Ⅰ和出气口Ⅱ分别与位于外壳腔体内的微差压元件的输入端口Ⅰ和输入端口Ⅱ连接,输入端口Ⅰ和输入端口Ⅱ对称分布在微差压元件的底部;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信号输出单元,信号输出单元与处理器通过传输线连接,外壳外表面还设有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与微差压元件均通过传输线与处理器连接。
优选的,差压采集器的出气口Ⅰ、出气口Ⅱ分别设有固定接头Ⅰ、固定接头Ⅱ,固定接头Ⅰ、固定接头Ⅱ分别通过软管与微差压元件的输入端口Ⅰ、输入端口Ⅱ连接。
优选的,外壳的外表面还设有显示器,显示器通过传输线与处理器连接。
优选的,显示器的显示屏采用数码管。
优选的,外壳内还设有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差压采集器和微差压元件,将环境中的风速转换成压力差,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测量精度高、范围广、长期稳定性好,且不易受电磁干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因为微差压元件的两个输入端口以及差压采集器的两个出气口采用对称结构设计,因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双向测量风速,以及测量风的方向,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差压采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差压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其中,1.外壳2.差压采集器21.壳体22.腔体23.出气口Ⅰ24.出气口Ⅱ25.引压管Ⅰ26.引压管Ⅱ27.固定接头Ⅰ28.固定接头Ⅱ3.微差压元件31.输入端口Ⅰ32.输入端口Ⅱ4.声光报警器5.软管6.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4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民航机载驾驶舱时钟
- 下一篇:可调热管式太阳能热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