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填充短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4552.2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8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缪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G35/00 | 分类号: | D01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短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领域,尤其是一种填充短纤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填充物一般都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只是简单的将“S”型弹性短纤维置于枕套内或者其它物件内作为填充物,该填充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压缩变形,变形后还原比较困难,具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弹性好且变形后能够快速还原的填充短纤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填充短纤维,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丝、第二丝和第三丝,所述第一丝外壁间隔交替设有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凸部两侧对称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外端部超出第一凸部的外端部,所述第二丝的截面呈波浪状,第二丝由依次交替连接的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组成,所述第二凸部的内壁贴合在凸起的外端部上,所述第二凹部贴合在第一凹部内,第二凹部外壁贴合设有截面为椭圆形的棉团,所述棉团的外端部超出第二凸部的外端部,所述第三丝的截面呈波浪状,第三丝由依次交替连接的第三凸部和第三凹部组成,所述第三凸部的内壁贴合在棉团的外端部,所述第三凹部的内壁贴合在第二凸部的外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三凹部、第二凸部和凸起依次贴合,第三凸部、棉团和第二凹部依次贴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弹性好且变形后能够快速还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丝1、第一凸部11、第一凹部12、凸起13、第二丝2、第二凸部21、第二凹部22、棉团3、第三丝4、第三凸部41、第三凹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填充短纤维,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丝1、第二丝2和第三丝4,所述第一丝1截面为圆形,第二丝2和第三丝4均环设在第一丝1外围,第一丝1外壁间隔交替设有第一凸部11和第一凹部12,第一凸部11和第一凹部12的截面可以为半圆形。
所述第一凸部11两侧对称设有凸起13,所述凸起13的外端部超出第一凸部11的外端部,所述第二丝2的截面呈波浪状,第二丝2由依次交替连接的第二凸部21和第二凹部22组成,所述第二凸部21的内壁贴合在凸起13的外端部上,所述第二凹部22贴合在第一凹部12内,第二凹部22外壁贴合设有截面为椭圆形的棉团3,优选棉团3的长轴与第一丝1垂直设置,棉团3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所述棉团3的外端部超出第二凸部21的外端部,所述第三丝4的截面呈波浪状,第三丝4由依次交替连接的第三凸部41和第三凹部42组成,所述第三凸部41的内壁贴合在棉团3的外端部,具体为第三凸部41的波峰处贴合在棉团3的外端部,所述第三凹部42的内壁贴合在第二凸部21的外端部,具体为第三凹部42的波谷处贴合在第二凸部21的波峰处,第三凸部41和第三凹部42都为圆弧形且其圆弧半径较大,这样第三丝4的波峰处和波谷处的垂直距离较小,整个第三丝4都可以产生弹性变形。
当受到外力被压缩时,第三凸部41挤压棉团3,棉团3通过第二凹部22将力传递到第一凹部12,同时第三凹部42挤压第二凸部21,第二凸部21在两个凸起13上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可以将力传递给第一凸部11,整个过程弹性较好,同时变形后能够快速还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4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弹机用的上油机构
- 下一篇:具有伸缩式灯扇组合的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