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燃气圆柱形除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59767.5 | 申请日: | 2015-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平;曹贵华;曹健;陈石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普丝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K1/02 | 分类号: | C10K1/02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气 圆柱形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生物质燃气圆柱形除尘器。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产生的燃气中有效气体主要是CO、H2、CH4等,还含有少量的小水珠、灰尘和焦油微粒等,简称为尘埃。尘埃会对燃气管道造成堵塞,不当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尘埃还会降低燃气燃烧的热值。生物质气化产生的燃气用内燃机发电,燃气净化是一种必然的过程,必须发明一些有效分离燃气中尘埃的装置。目前,生物质气化燃气净化效率最好的是电捕焦油器,但电捕焦油器设备复杂,制作成本高,使用费用较高,不适宜中、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采用。
发明内容
由于燃气遇到压力变化,会加速其中的杂质的淅出。本方案利用尘埃比重较大,易在弥漫状态下凝结下沉的物理特性,采用多级净化的策略,综合采用多种净化装置串联使用,每种装置均起到一定的净化效果,取得一定比例的净化率,最终达到生物质气内燃机发电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质燃气圆柱形除尘器,它包括有进气管、密封水槽、密封盖、出气管、外壳、内管、排污管、集污罐、罐垫,其中,外壳主体为垂直的圆筒形,外壳底部收缩形成锥形,锥形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下方设有集污罐,集污罐底部设有罐垫,外壳顶部设有防爆口,防爆口外侧设有密封水槽,密封水槽上扣装有密封盖,密封盖边缘与密封水槽内的水接触形成水封;外壳内腔设有环形的内管,内管顶部与外壳顶部连接,防爆口位于内管内腔顶部,内管底部与外壳内腔底部之间预留一定距离形成过气通道;外壳上部一侧设有进气管,内管一侧设有出气管,出气管出口穿过外壳壳壁与外界连通。
所述的外壳底部外侧设有支脚。
所述的密封盖一侧设有防爆螺丝,并通过防爆螺丝与外壳顶板连接。
所述的集污罐内注有水,排污管出口延伸至集污罐的水面以下形成水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第一、本除尘器利用燃气中的尘埃(小水滴、灰尘和焦油微粒等)比重较大,易在弥漫状态下凝结下沉的物理特性为燃气进行部分除尘。
第二、燃气由进气管进入除尘室后,空间加大,行程减慢,其中的尘埃会凝结淅出,通过排污管流入集污罐内。
第三、密封水槽、密封盖、防爆螺丝的联合设计,易出进行清理操作,且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自动向上推开密封盖,燃气溢出,降低压力,防止爆炸。
第四、集污罐下面有易移动的罐垫,便于移出集污罐清理罐内的污物。使用初期先往罐内加少量水,超出排污管底部出口,防止燃气溢出。
第五、本装置可多个串联使用,净化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圆柱形除尘器包括有进气管1、密封水槽2、密封盖3、出气管5、外壳6、内管7、排污管8、集污罐9、罐垫10,其中,外壳6主体为垂直的圆筒形,外壳6底部外侧设有支脚11。外壳6底部收缩形成锥形,锥形底部设有排污管8,排污管8下方设有集污罐9,集污罐9底部设有罐垫10,集污罐9内注有水,排污管8出口延伸至集污罐9的水面以下形成水封。外壳6顶部设有防爆口,防爆口外侧设有密封水槽2,密封水槽2上扣装有密封盖3,密封盖3边缘与密封水槽2内的水接触形成水封;密封盖3一侧设有防爆螺丝4,并通过防爆螺丝4与外壳6顶板连接。外壳6内腔设有环形的内管7,内管7顶部与外壳6顶部连接,防爆口位于内管7内腔顶部,内管7底部与外壳6内腔底部之间预留一定距离形成过气通道;外壳6上部一侧设有进气管1,内管7一侧设有出气管5,出气管5出口穿过外壳6壳壁与外界连通。本方案可以有效去除燃气中的尘埃,尘埃去除比率约为48%。去除的尘埃用生物质碎料(如锯木粉)拌和晾干后再回置于气化炉内气化处置,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普丝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普丝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9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