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汽油机的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8758.4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8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杨继普;冯朋博;鲁卡;成勇;龚兴明;刘兵;张正华;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方红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汽油机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用汽油机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装置是车辆的原动力,在汽油发动机(汽油机)正常运转时,充电装置向用电设备供电,同时向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主要为发动机提供启动动力,发动机启动后,充电装置还要为发动机化油器电磁阀导通供电,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运行,充电装置还为照明设备等外接负载供电。但是现有的充电装置由一个充电线圈同时为发动机化油器电磁阀导通、蓄电池和外接照明等外接负载提供电流。在没有蓄电池或蓄电池缺电时,如果外接负载过大、短路时会烧坏充电线圈或整流器,这时化油器电磁阀会因为没有电源而断电,这样发动机便会停机,发动机曲轴停止输出,发动机停机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运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汽油机的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的结构简单,保证了没有蓄电池或蓄电池缺电时外接负载过大、短路烧坏充电线圈或整流器导致发动机停机、曲轴无输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通用汽油机的充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汽油机上的转子和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充电线圈绕组和第二充电线圈绕组,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绕组与第一整流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器用于将第一充电线圈绕组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向蓄电池和外接负载供电;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绕组与第二整流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整流器用于将第二充电线圈绕组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向化油器电磁阀供电。
还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整流器向蓄电池和外接负载供电的通、断和第二整流器向化油器电磁阀供电的通、断。
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绕组的线圈比第二充电线圈绕组的线圈匝数多。
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绕组和第二充电线圈绕组分别缠绕在定子铁芯上。
所述转子的磁极设置在发动机的飞轮上。
所述转子为外转子。
所述转子和定子设置在汽油机的箱体上。
所述第一整流器采用全波整流的整流器,所述第二整流器采用半波整流的整流器。
所述控制单元采用一个控制开关或者两个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在定子铁芯上设置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充电线圈绕组和第二充电线圈绕组,转子的磁极在飞轮的带动下旋转,第一充电线圈绕组和第二充电线圈绕组在转子磁场中切割磁力线产生(输出)交流电流,第一充电线圈绕组产生的交流电经第一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向蓄电池和外接负载供电,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整流器向蓄电池和外接负载供电的通、断;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绕组产生的交流电经第二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向化油器电磁阀供电,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整流器向化油器电磁阀供电的通、断。第一充电线圈绕组采用第一整流器,第二充电线圈绕组采用第二整流器,避免了第一充电线圈绕组和第二充电线圈绕组产生的电流相互影响,实现了对化油器电磁阀单独供电。在没有蓄电池或蓄电池缺电时,外接负载过大、短路只会烧坏第一充电线圈绕组或第一整流器,对第二充电线圈绕组不会有影响,因此采用第二充电线圈组保证了化油器电磁阀的正常供电,避免了因化油器电磁阀停电而导致发动机停机、曲轴无输出的问题。
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绕组的线圈比第二充电线圈绕组的线圈匝数多。因第一充电线圈绕组为蓄电池(电瓶)充电和接外接负载充电,所需功率大所以匝数多;第二充电线圈绕组只为化油器电磁阀供电,所需功率小,则匝数少。
所述转子的磁极设置在发动机的飞轮上。通过发动机的飞轮带动转子一起转动产生运动的磁感线,固定的定子线圈切割运动的磁感线产生电流。
第一整流器和第二整流器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过控制单元分别控制蓄电池和外接负载及化油器电磁阀的通电、断电,使蓄电池与化油器电磁阀相互不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1为转子,2为定子,3为第一充电线圈绕组,4为第二充电线圈绕组,5为第一整流器,6为第二整流器,7为控制开关,8为蓄电池,9为外接负载,10为化油器电磁阀,11为定子铁芯,12为汽油机。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8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防止气泡产生的狭缝式涂布装置
- 下一篇:方便拆装的集合式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