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柔性测磁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8417.7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贾彩云;徐庭元;徐海敏;沈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磁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柔性测磁电缆。
背景技术
测磁电缆是用于测磁仪的配套产品,测磁电缆要求其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因此对于该类电缆的要求是弯曲性能好,抗电磁干扰能力特别强,现有技术为了实现电缆的抗干扰能力,采用了“分频+总屏”的方式,即电缆的各个线芯都编织有铜丝屏蔽,成缆后的缆芯外编织了一层铜丝屏蔽,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具有屏蔽效果突出的特点,电缆整体不会受到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电缆内部各线芯不会对彼此产生影响。为了电缆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现有技术方案主要是电缆的护套采用了聚氨酯材料,该类型材料具有很好的弯曲性能,同时电缆的节距控制在12倍左右,保证了电缆的柔软性和弯曲度。
现有技术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
(1)电缆采用了铜丝屏蔽,铜丝屏蔽在长期的收放作业中,容易出现金属疲劳,加之在收放卷绕中各线芯之间屏蔽之间的细微摩擦,容易导致屏蔽层的损坏,金属屏蔽的损坏容易使得电缆失去屏蔽作用,信号传输不稳定,并且电缆容易出现金属屏蔽戳穿绝缘,影响电缆寿命。
(2)现有技术因为电缆采用了金属屏蔽,因此,电缆缆芯的节距只能控制在12倍左右,然而12倍的节距并不是电缆能达到最好柔软度和弯曲的节距比,电缆的弯曲程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柔性测磁电缆,具有屏蔽效果好,弯曲性能突出,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柔性测磁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7根线芯采用1+6的方式绞合而成;在缆芯外挤包厚度为0.15-0.3mm的第二半导电层,在第二半导电层外挤包0.3mm-0.6mm的外护套;所述的线芯由导体、挤包在导体外的乙丙绝缘层以及挤包在乙丙绝缘层外的第一半导电层构成。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半导电层的厚度是第二半导电层的2-3倍。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7根线芯之间的绞合节距比为10倍,提高了电缆的圆整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屏蔽结构采用的是“分屏+总屏”的方式,其屏蔽材料半导电橡胶材料,在干橡胶材料中加入了铜粉,加入铜粉的半导电橡胶材料具有很强的屏蔽能力,其效果和金属屏蔽相当,同时具有很好的弹性,并且觉有柔软性好,弯曲度好的特点,同时电缆屏蔽稳定性好,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金属屏蔽扎破绝缘的问题;而电缆外屏不仅具有外屏蔽的功能,而且具可以稳定电缆的结构,使得电缆不会发生内部位移,电缆结构更加稳定。
2、电缆缆芯的节距小了,电缆弯曲度差,弯曲时比较硬,节距大了弯曲度就大,不适合这类电缆使用;由于电缆均未采用金属屏蔽,电缆缆芯的节距比控制在10倍,经过多次试验,10倍的节距电缆是弯曲度和柔软度最好,因此该类电缆弯曲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柔性测磁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7根线芯采用1+6的方式绞合而成;在缆芯外挤包厚度为0.15-0.3mm的第二铜粉半导电层4,在第二铜粉半导电层4外挤包0.3mm-0.6mm的外护套5;所述的线芯由导体1、挤包在导体1外的乙丙绝缘层2以及挤包在乙丙绝缘层2外的第一铜粉半导电层3构成。
为了使电缆的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第一铜粉半导电层3的厚度是第二铜粉半导电层4的2-3倍,使得线芯得到双从的保护。
所述的7根线芯之间的绞合节距比为10倍,提高了电缆的圆整性,10倍的节距电缆是弯曲度和柔软度最好,因此该类电缆弯曲度好。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8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叶机构模具以及包含该风叶机构模具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电子楔块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