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茶树控释氮肥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3746.2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8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锋;阮建云;石元值;伊晓云;韩文炎;方丽;刘美雅;张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C05G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茶树 控释 氮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茶树控释氮肥。
背景技术
尿素是目前茶园中广泛使用的氮肥,但由于尿素施用到士壤中,由于土壤脲酶作用,被迅速水解成铵态氮,易造成NH3挥发,铵态氮通过硝化作用,产生硝态氮,随降水或灌溉流失,硝态氮又可以通过反硝化作用产生N2O,所有这些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茶叶生产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控释肥将是今后茶园施肥重要方式之一。
茶树对氮的需求大,且氮在土壤中的吸收、转化较磷、钾等复杂,不仅需要总量控制,分期调控尤为重要。
市面上有各种控制氮肥,也作了相应专利申请,但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控释时间短,主要用于花卉、玉米、小麦等生长周期短的作物;2.效果差,只是单一的起到缓释作用;3.添加的硝化抑制剂为双氰胺等,脲酶抑制剂为氢醌等,这些都是化学试剂,且价格相对较高,长期使用不当难免会造成土壤或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高效茶树控释氮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高效茶树控释氮肥,其特征在于包括氮肥层,所述的氮肥层外依次包覆设置抑制剂层和有机包膜材料层。
所述的一种高效茶树控释氮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肥层为大颗粒尿素。
所述的一种高效茶树控释氮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制剂层为茶多酚层。
所述的一种高效茶树控释氮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包膜材料层为聚氨酯树脂层。
上述的一种高效茶树控释氮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大颗粒尿素外包覆设置抑制剂层和有机包膜材料层,并且具体限定抑制剂层为茶多酚层,有机包膜材料层为聚氨酯树脂层,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能够减缓尿素在土壤中的水解、硝化作用,控释时间长,满足茶树的需铵特性,降低茶叶铅等重金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氮肥层;2-抑制剂层;3-有机包膜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高效茶树控释氮肥包括氮肥层1,氮肥层1外依次包覆设置抑制剂层2和有机包膜材料层3。其中氮肥层1为大颗粒尿素(市售);抑制剂层2为茶多酚层;有机包膜材料层3为聚氨酯树脂层。
该高效茶树控释氮肥的制作方法如下:先把大颗粒尿素放入包膜机内,茶多酚溶于少量溶剂中,倒入包膜机内,启动包膜机,使茶多酚均匀涂于大颗粒尿素表面,形成抑制剂层2,再加入聚氨酯树脂,继续搅拌,直至聚氨酯树脂均匀涂于大颗粒尿素表面,形成有机包膜材料层3,出料前加扑粉少许,使控释氮肥颗粒间分离。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3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