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锈油回收应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3480.1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0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姜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陵市九洲工业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7/00 | 分类号: | C10M177/00;C10N30/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3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锈油 回收 应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锈油回收应用装置,属于防锈油回收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防锈油生产及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多原料(即原油),这些原料都是装在原料桶中,使用结束后会产生许多空的原油桶,且原油桶的外壁上存在较多的残余原油,最终导致能源浪费,虽然在公开号CN203820740U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锈油生产线原料桶残余原油的回收系统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油类由于其挥发性,在沉淀池被泵吸收的过程中会挥发掉一部分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大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最大程度上限制防锈油在沉淀池挥发的防锈油回收应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锈油回收应用装置,包括油桶清洗机和沉淀池,油桶清洗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沉淀池的敞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一侧连接双柱塞泵的进油口,双柱塞泵与氮气瓶并联后连接混合罐,混合罐另一侧依次连接吸附柱和冷凝塔。
其中:
所述的吸附柱为活性炭吸附柱,吸附性能好。
所述的氮气瓶上设有计量装置,计量装置为流量计量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工作原理实现的:使用时,先将空油桶放置在油桶清洗机上,然后通过油桶清洗机对空油桶上的残余原油进行处理并落入沉淀池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将漂浮在沉淀物上方的原油通过双柱塞泵吸入混合罐与氮气混合,然后将混合体进入活性炭吸附柱,在活性炭吸附柱中被活性炭吸附,脱附后进入冷凝塔中,在液氮温度下的冷凝塔中被冷凝从而实现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最大程度上限制防锈油在沉淀池挥发,且回收效率更高;造价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桶清洗机;2、沉淀池;3、双柱塞泵;4、氮气瓶;5、混合罐;6、吸附柱;7、冷凝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防锈油回收应用装置,包括油桶清洗机1和沉淀池2,油桶清洗机1通过支架安装在沉淀池2的敞口处,所述的沉淀池2一侧连接双柱塞泵3的进油口,双柱塞泵3与氮气瓶4并联后连接混合罐5,混合罐5另一侧依次连接吸附柱6和冷凝塔7,吸附柱6为活性炭吸附柱6,吸附性能好,氮气瓶4上设有计量装置,计量装置为流量计量仪。
使用时,先将空油桶放置在油桶清洗机1上,然后通过油桶清洗机1对空油桶上的残余原油进行处理并落入沉淀池2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将漂浮在沉淀物上方的原油通过双柱塞泵3吸入混合罐5与氮气混合,然后将混合体进入活性炭吸附柱6,在活性炭吸附柱6中被活性炭吸附,脱附后进入冷凝塔7中,在液氮温度下的冷凝塔7中被冷凝从而实现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陵市九洲工业品有限公司,未经乐陵市九洲工业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3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