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维护鱼粪过滤分解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1992.4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6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启宁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护 过滤 分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领域,涉及鱼缸粪便过滤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养鱼观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促进越来越多的人 走向了观赏鱼产业化的道路。但是,目前观赏鱼的养殖,仍是在一个完全封闭 的、相对狭小的空间环境中生长生活,鱼在生存中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不断 排泄粪便。如果鱼粪便大量积聚在鱼缸内腐烂发酵将会严重影响水质,造成鱼 生病或死亡。所以鱼缸都配有强大的循环过滤系统来处理缸内鱼粪,把鱼粪抽 吸到缸外加以过滤分离。但是要把分离出的粪便清除掉,则是件麻烦事,要消 耗人力或大量滤棉,令养鱼人厌恶但又不得不做,这一点成为了这个产业发展 的一块短板。
为使清理鱼粪更加科学和轻松,各种处理装置应运而生,常见的有:鱼粪 前置物理滤桶、鱼粪干湿分离过滤器、前置鱼粪沉淀桶、离心鱼粪分离器等等。 但这些装置的核心是降低清理鱼粪的劳动强度,延长清理周期。本质上只是人 为清理鱼粪的辅助工具而已,离开人的干预仍然无法完成鱼粪清理。
如何实现既要把鱼粪彻底从鱼缸中清除,又要让养鱼人从那种无谓的工作 中真正解放出来呢?目前市场上尚未见到有效而理想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免维护鱼粪 过滤分解装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装置无需日常维护,真正实现鱼缸粪 便自动清理的目的。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免维护鱼粪过滤分解桶,由桶盖1和若干个分解舱单元2与桶底3依 次互相插接、通过锁紧装置13固定为可拆卸的整体;所述的桶盖1包含进水 口11、自动排气阀9、接口密封圈4,并与分解舱单元2构成扩散舱14;所述 的分解舱单元2包含滤棉格栅8、培菌滤棉6、储污滤棉5、溢流通道7、接口 密封圈4;所述的桶底3包含负压检测报警装置10、滤棉格栅8、培菌滤棉6、 储污滤棉5、接口密封圈4、出水口12,桶底3内部的空间构成缓冲舱15。
所述桶盖1与分解舱单元2之间、分解舱单元2与分解舱单元2之间、分 解舱单元2与桶底3之间,相互依次插接,由螺栓锁紧成为一体。
分解舱单元2的数量,根据需要处理的鱼粪多少确定,以便适应不同养殖 负荷的需要。
所述免维护鱼粪过滤分解桶工作时,污水由进水口11进入扩散舱14;水 流经过若干个分解舱单元2的储污滤棉5和培菌滤棉6,滤掉水中的细小颗粒, 进入缓冲舱15;污水中的鱼粪污物被分解舱单元2里的储污滤棉5及培菌滤棉 6截留,等待微生物的发酵与分解;当第一级的分解舱单元2的储污滤棉5储 满鱼粪污物后,多余的鱼粪污物就随水流从溢流通道7进入下一级的分解舱单 元2,以此类推,直至所有需要分解处理的鱼粪污物全部被截留;经过发酵分 解,鱼粪变为水和Co2、Co、CH4、H2S、N2等气体;鱼粪不断进入分解舱单元 2,不断被分解。被过滤分解处理完的准净水进入缓冲舱15,从出水口12被吸 出进入下一级装置进行生化过滤后返回鱼缸。分解过程产生的各种气体升腾到 扩散舱14,通过自动排气阀9排出桶外。
所述负压监测报警装置10,用以发现因鱼粪污物超量造成不能完全分解而 堵塞滤棉的情况,以便及时做出处理,保证鱼缸循环系统流量正常。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免维护鱼粪过滤分解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培菌 滤棉6为硬质高密度过滤棉,所述的储污滤棉5为硬质低密度过滤棉,按培菌 滤棉6在先、储污滤棉5在后的次序安置在滤棉格栅8之上,即滤棉格栅8之 上先安装培菌滤棉6,再在培菌滤棉6之上安装储污滤棉5。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免维护鱼粪过滤分解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分解 舱单元2插接时,按溢流通道7的位置相向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免维护鱼粪过滤分解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自动 排气阀9和负压监测报警装置10分别安装在桶盖1和桶底3的合适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驻留、物理过滤、生化分解组合 作用原理,让鱼粪在相应的装置内发酵,进而被生化细菌分解为水和Co2、Co、 CH4、H2S、N2等气体,水经过以后进一步的生化过滤返回鱼缸,气体经自动 排气阀排入大气。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装置无需日常维护,实现了鱼缸粪 便自动清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启宁,未经朱启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1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育鱼池供氧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家用养鱼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