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手术用穿刺器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1978.4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7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杨玻;于洋;姜丰泽;沈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4 | 分类号: | A61B17/94;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手术 穿刺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腹腔镜手术用穿刺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泌尿外科手术已经步入了微创时代,穿刺器是泌尿外科医生必需的手术器械,但是做腹腔镜手术时,穿刺器的套管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会有松动,置入人体内的套管鞘长度会发生变化,限制了手术的操作,往往需要手术医生反复调整,浪费时间,同时给手术带来了不必要的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穿刺器的套管鞘在手术过程中容易松动、医生反复调整浪费时间的问题,而研究设计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穿刺器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穿刺器的固定装置,所述穿刺器包括套管鞘和针芯,所述套管鞘做手术时要插入人体的一端的外表面具有防滑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套管鞘外部的套筒和扎带;所述套筒采用硅胶材料;所述套筒的内壁具有螺纹;所述穿刺器调整好位置后,调整套筒,以使套筒紧贴皮肤;然后在套筒的外壁面上使用扎带扎紧,限制穿刺器套管鞘向人体内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包括位于中间的扎紧部和位于两端的耳部,所述耳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扎紧部的外径;所述扎带在所述扎紧部位置将所述套筒与所述套管鞘扎紧。耳部外径较大,方便操作,而且能防止扎带脱落、限制穿刺器套管鞘进入体内。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手术用穿刺器的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且大大节约了医生反复调试套管鞘位置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套筒与扎带结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固定装置固定在穿刺器上示意图;
图中:1、套管鞘,10、防滑纹,2、针芯,3、套筒,30、扎紧部,31、耳部,4、扎带,5、人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腹腔镜手术用穿刺器的固定装置,所述穿刺器包括套管鞘1和针芯2,做手术时,针芯2进入人体5,套管鞘1套在针芯2外部,部分进入人体5;套管鞘1做手术时要插入人体5的一端的外表面具有防滑纹10;固定装置包括套设在套管鞘1外部的套筒3和扎带4;套筒3采用硅胶材料;套筒3的内壁具有螺纹;穿刺器调整好位置后,调整套筒3,以使套筒3紧贴皮肤;然后在套筒3的外壁面上使用扎带4扎紧,限制穿刺器套管鞘1向人体5内活动。套筒3包括位于中间的扎紧部30和位于两端的耳部31,耳部31的外径大于扎紧部30的外径;扎带4在扎紧部30位置将套筒3与所述套管鞘1扎紧。耳部31的外径较大,能防止扎带脱落、限制穿刺器套管鞘进入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且大大节约了医生反复调试套管鞘1位置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1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