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直接植入头皮的发束植入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7685.9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8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龚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永超 |
主分类号: | A41G3/00 | 分类号: | A41G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3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植入 头皮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植发领域,尤其是一种可直接植入头皮的发束植入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的植发技术为FUT、FUE、FUE二代加PTT精密无痕植发技术,都需要从患者后脑勺取皮瓣或提取单位毛囊,过程痛苦且容易造成后脑部位头发稀疏,且以上技术只适用早期脱发或已经脱发终止的患者,不适用久治不愈的顽固脱发患者,不乏失败案例,许多植发者一年后再次出现脱发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直接植入头皮的发束植入单元,可以避免在患者后脑勺取皮瓣或提取单位毛囊,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满足了严重脱发患者因自体毛囊供体不足而需要植发的需求,更可作为传统植发手术失败后的最终解决方案,且植入的材料为消毒后的真人发丝,不涉及任何对人体有害物质,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直接植入头皮的发束植入单元,该发束单元由2—8根真人头发丝组成的发束以及设置于发束端部的毛囊结组成,毛囊结由多个在发束端部打结形成的结体组成,多个结体形成一个整体毛囊结。
毛囊结的直径大于人体毛囊直径,且不超过0.9毫米。
当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2根时,毛囊结由3—5个结体组成。
当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3根时,毛囊结由3—5个结体组成。
当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4根时,毛囊结由2—4个结体组成。
当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5根时,毛囊结由2—4个结体组成。
当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6根或7根时,毛囊结由1—3个结体组成。
当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8根时,毛囊结由1—3个结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直接植入头皮的发束植入单元,通过真人头发丝组成发束,在发束端部设置毛囊结的方式,通过微创手术在患者头皮打细孔,根据患者的脱发面积植入消毒后的发束单元即可完成植发,真人头发丝的设计使得植入的发束更加真实,实现以假乱真,避免了从患者后脑勺取皮瓣或提取单位毛囊造成的后脑部位头发稀疏,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满足了严重脱发患者因自体毛囊供体不足而需要植发的需求。通过微创手术植入后,患者当时就能恢复发型效果,且植入的头发不会脱落。使患者能摆脱长久的心理阴影,给广大脱发患者带来福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2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3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4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5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6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7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束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8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直接植入头皮的发束植入单元,该发束单元由2—8根真人头发丝组成的发束1以及设置于发束1端部的毛囊结2组成,毛囊结2由多个在发束1端部打结形成的结体组成,多个结体形成一个整体毛囊结2。
毛囊结2的直径取决于头发的粗细和打结的数量,其直径应大于人体毛囊直径,且不超过0.9毫米,才易植入不易脱落。
如图1所示,人头发丝的数量为2根时,毛囊结2由3—5个结体组成。
如图2所示,当发束1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3根时,毛囊结2由3—5个结体组成。
如图3所示,当发束1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4根时,毛囊结2由2—4个结体组成。
如图4所示,当发束1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5根时,毛囊结2由2—4个结体组成。
如图5所示,当发束1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6根时,毛囊结2由1—3个结体组成。
如图6所示,当发束1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7根时,毛囊结2由1—3个结体组成。
如图7所示,当发束1中真人头发丝的数量为8根时,毛囊结2由1—3个结体组成。
制作时,先将2—8根真人头发丝组成的发束1,再通过手工或工具在发束1下端重复打结形成所需数量的结体,再将毛囊结2下部多余部分剪去,即制成可直接植入头皮的发束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永超,未经龚永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76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