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多道微泵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7604.5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0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梁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4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多道 微泵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移动式多道微泵架。
背景技术
微泵是临床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抢救设备之一,多道微泵则属于微泵的其中一种。目前,固定多道微泵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通过背面的固定旋钮将多道微泵固定在床边;第二种是直接将多道微泵放在床边的凳子或桌子上。针对第一种方式,由于多道微泵体积大、重,而多道微泵背面的固定旋钮承重力有限,所以固定在床边不够稳定,容易掉落;针对第二种方式,容易发生磕磕碰碰,不安全也不美观。再则,当病人需要转移时,需要医护人员提着多道微泵一起转移,由于其体积大、重,在转移的过程中十分不方便,给抢救伤病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多道微泵固定稳定、转移方便的移动式多道微泵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多道微泵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搁板,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支撑架上位于搁板的背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多道微泵的立柱。
作为改进,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输液瓶挂架。
作为改进,所述立柱的上半部分为可伸缩的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输液泵挂架和营养泵挂架。
作为改进,所述输液泵挂架和营养泵挂架均可水平旋转地设置在立柱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多道微泵架通过搁板和固定旋钮的双重作用,承重能力强,确保多道微泵固定稳定、安全。
二、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多道微泵架通过支撑架底部滑轮的设计,便于多道微泵的转移,确保多道微泵取用方便。
三、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多道微泵架通过在立柱上设置输液瓶挂架、输液泵挂架和营养泵挂架,使得整个架子集承载多道微泵、输液瓶、输液泵以及营养泵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通用性强、适于推广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多道微泵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多道微泵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支撑架2、搁板3、滑轮4、立柱5、输液瓶挂架6、输液泵挂架7、营养泵挂架8、固定旋钮9、多道微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移动式多道微泵架,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设置有搁板2,搁板2用于承载多道微泵9。支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滑轮3。支撑架1上位于搁板2的背侧设置立柱4,每个多道微泵9的背侧均设置有固定旋钮8,通过固定旋钮8与立柱4的配合可将多道微泵9固定在立柱4上。
本实施例中,立柱4的顶部设置有输液瓶挂架5。为了便于调节输液瓶的高度,提高人性化程度,将立柱4的上半部分设计成可伸缩的结构。立柱4上还设置有输液泵挂架6和营养泵挂架7。为了便于调节输液泵和营养泵的角度,将输液泵挂架6和营养泵挂架7以可水平旋转地结构设置在立柱4上。通过以上设计,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多道微泵架集承载多道微泵、输液瓶、输液泵以及营养泵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通用性强、适于推广利用。
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多道微泵架使用时,将多道微泵9先搁置在搁板2上,然后将多道微泵9背面的固定旋钮8锁定在立柱4上,如此,通过搁板2和固定旋钮8的双重作用,可大大提高承重能力,确保多道微泵9固定稳定、安全;当需要对多道微泵9进行转移时,因底部设置有滑轮3,所以只需要推动架子即可,省力方便。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第二医院,未经绍兴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7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肛栓推进器
- 下一篇:多功能吸氧吸痰急救组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