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按摩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44963.5 | 申请日: | 2015-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袁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H9/00;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按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适用于拔罐器的柔性按摩机构。
背景技术
按摩器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保健器材。使用按摩器可放松肌肉、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弹性,可缓解疲劳、明显减轻各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和肌肉酸痛,放松身体减轻压力,减少皮肤皱纹。
现有的按摩器一般采用振动器的震动效果来实现按摩作用,但是,采用振动器,在使用时,由于按摩器也会随着振动器高频震动,导致按摩器难以握持,不便于按摩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按摩机构,不仅能够实现对人体的按摩作用,而且结构简单,按摩效果更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按摩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安装板和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安装板相互平行;所述导向板内间隔地设有轴线相互平行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按摩柱,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套装在所述按摩柱上并用于将所述按摩柱推向所述安装板的弹簧;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按摩柱接触配合的按摩板,所述按摩板面向所述导向板的一侧呈相对于所述导向板倾斜的斜面;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导向板上分别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所述按摩柱的底端端面呈球面。
进一步,所述按摩柱的顶端端面呈球面。
进一步,所述按摩柱包括位于下端的小径段和位于上端的大径段,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小径段上,且所述导向板的底面上与所述导向孔一一对应设有用于限位弹簧的限位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按摩机构,使用时,然后开启电机,电机驱动按摩板旋转,由于按摩板的底面呈斜面,如此,在按摩板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一些按摩柱被按摩板压下按摩人体,另一些按摩柱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脱离人体,实现对人体皮肤的点触式按摩,按摩效果更好,且整个按摩过程中。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按摩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柔性按摩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柔性按摩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安装板1和导向板2,导向板2和安装板1相互平行。导向板2内间隔地设有轴线相互平行的导向孔3,导向孔3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按摩柱4,且导向孔2内设有套装在按摩柱4上并用于将按摩柱4推向安装板1的弹簧5。安装板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按摩柱4接触配合的按摩板7,按摩板7面向导向板2的一侧呈相对于导向板2倾斜的斜面;安装板1和导向板2上分别设有通气孔8。
进一步,按摩柱4的底端端面呈球面,提高按摩舒适度,防止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本实施例的按摩柱4的顶端端面呈球面。
进一步,按摩柱4包括位于下端的小径段和位于上端的大径段,弹簧套装在小径段上,且导向板2的底面上与导向孔3一一对应设有用于限位弹簧5的限位片9。
本实施例的柔性按摩机构,使用时,然后开启电机,电机驱动按摩板旋转,由于按摩板的底面呈斜面,如此,在按摩板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一些按摩柱被按摩板压下按摩人体,另一些按摩柱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脱离人体,实现对人体皮肤的点触式按摩,按摩效果更好,且整个按摩过程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4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皮试针
- 下一篇:体腔引流管周围高渗漏储液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