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电池反向充电的签封电池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44197.2 | 申请日: | 2015-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9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骋;汤建国;李海波;张宁英;王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钞海思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电池 反向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特别是一种防止电池反向充电的签封电池箱。
背景技术
签封电池是运钞袋签封电子锁的专用锂电池,因为业务量大而频繁,所用电池多达20个以上。为此,所以需要保管好签封电池,需要保证所有签封电池在使用前均处于充满电状态,以及需要在温度下降时,保持电池的放电容量,特别是需要防止电池反向充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电池反向充电的签封电池箱。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池反向充电的签封电池箱包括:
箱体;
安装在箱体内的充电装置;
多个安装在箱体内的电池座,其每个电池座具有电池座第一侧部和电池座第二侧部;
多个具有用来插入到电池座上的插入端子的电池,所述插入端子具有对应于电池座第一侧部的插入端子第一侧部以及对应于电池座第二侧部的插入端子第二侧部;
其中,所述的电池座第一侧部和电池座第二侧部内分别嵌入极性不同的磁铁
其中,所述的插入端子第一侧部和插入端子第二侧部内分别嵌入极性不同的磁铁。
优选地,电池座第一侧部内嵌入的磁铁的极性不同于插入端子第一侧部内嵌入的磁铁的极性;电池座第二侧部内嵌入的磁铁的极性不同于插入端子第二侧部内嵌入的磁铁的极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池反向充电的签封电池箱还包括:安装在箱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箱体内且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加热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池反向充电的签封电池箱还包括:用于检测每个电池是否插入到电池座上的电池插入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电池插入检测装置包括:经由限流电阻连接电池座的两个充电端子的插入指示灯;并联在所述插入指示灯两端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连接充电器电源输出端的总开关;其输入端经由所述总开关连接充电器电源输出端的充电开关;分别经由充电开关、总开关连接在充电器的充电回路中的多个电池座;分别与每个电池座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充电指示电路。
优选地,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每个电池座形成串联连接的用于防止电池反向放电的多个二极管。
优选地,每个充电指示电路由一个指示灯构成。
优选地,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连接充电器的电源输出端的总开关;其输入端经由所述总开关连接充电器的电源输出端的至少第一充电开关和第二充电开关;分别经由第一充电开关、总开关连接在充电器的充电回路中的由多个电池座构成的第一充电支路;分别经由第二充电开关、总开关连接在充电器的充电回路中的由多个电池座构成的第二充电支路;分别与每个电池座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充电指示电路。
优选地,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每个电池座形成串联连接的用于防止电池反向放电的多个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在具备充电功能的电池箱内保存电池,便于管理众多电池;
2)能够防止对电池反方向充电;
3)能保障保存在电池箱内的电池使用前均处于充满电状态,而且不会反向放电;
4)不受季节温度下降的影响,保持电池的放电容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签封电池箱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电池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签封电池箱的电池座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签封电池箱的电池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插入端子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签封电池箱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电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充电指示和防止电池反向放电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插入检测装置的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签封电池箱箱充电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池反向充电的电签封电池箱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多个电池座100;分别插入到每个电池座上的多个电池4;安装在箱体内的充电装置;安装在箱体内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箱体内且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加热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钞海思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钞海思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41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