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筷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4165.2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2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松 |
主分类号: | A47G21/00 | 分类号: | A47G21/00;A47G2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筷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筷盒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筷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消费者在外出用餐时,会随身携带筷子而避免使用免洗筷。一来是为了响应环保,减少一次性使用餐具所带来的庞大垃圾量;另外,为了延长免洗筷的保存期间,制造厂商在制作时常会加入化学添加物,甚至在针对多家免洗筷的检验报告中,发现有重金属物质,若消费者长期使用,容易因为误食大量有毒物质而危害健康。
然而,携带筷子通常须再搭配筷盒的使用以便收纳,但是筷盒的尺寸须配合筷子的长度,而无法适用于任何长度的筷子。为此,现有的筷盒仍有设计未臻完善而待改善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筷盒,是一可改变体积而便于携带。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筷盒包括一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是呈长形体,其一端具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二壳体亦呈长形体而于两端的至少的一者具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壳体以具有该第二开口的一端对准该第一开口而插入该第一壳体中,且该第二壳体相对该第一壳体于外露在该第一壳体外的一第一位置,与一收藏于该第一壳体中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凸缘,其中该第一凸缘位于该第一开口的周缘,且突出于该第一壳体的内壁面;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凸缘,其中该第二凸缘位于该第二开口的周缘,且突出于该第二壳体的外壁面;当该第二壳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凸缘与该第二凸缘抵接,使得该第二壳体被该第一凸缘抵挡而无法完全脱离该第一壳体。
其中,还包含一盖体,其中该盖体与该第一壳体结合;其中该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三开口,而该盖体用以封闭或开启该第三开口。
其中,该盖体枢接于该第一壳体而于一开启位置与一盖阖位置之间枢摆;当该盖体位于该开启位置时,该第三开口与连通该第一壳体的内外部;当该盖体位于该盖阖位置时,该第三开口被封闭。
其中,该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具有一曲面,且该曲面中央具有一凹部。
其中,该第二壳体的另一端是一封闭端;该第二壳体具有一凹陷于其外表面的扣槽,且该扣槽位于该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该第二壳体可相对该第一壳体移动的可伸缩特性,而便于使用者携带。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筷盒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揭示第二壳体位于外露在第一壳体外的第一位置。
图4是一剖视图,揭示第二壳体位于收藏于第一壳体中的第二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筷盒用于供一筷子放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筷盒100,包含有一第一壳体10、一第二壳体20以及一盖体30。
该第一壳体10是一长形壳体,其一端具有一第一开口12,其另一端具有连通该第一开口12的一第三开口14;此外,该第一壳体10还具有一第一凸缘16,其中该第一凸缘16位于该第一开口12的周缘,且突出于该第一壳体10的内壁面。该第一壳体10的外表面具有一曲面,而该曲面中央具有一凹部18。
该第二壳体20是一长形盒体,具有一第二开口22、一第二凸缘24以及一扣槽26。该第二壳体20具有两端,其中一端封闭,而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开口22,连通该第二壳体20的内部空间。该第二壳体20以该第二开口22与该第一开口12相对的方向插入该第一壳体10中,且该第二壳体20如图3及图4所示,可于大部分外露在该第一壳体10外的一第一位置P1,与收藏于该第一壳体10中的一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由此改变该筷盒100的长度。
该第二凸缘24位于该第二开口22的周缘,且突出于该第二壳体20的外壁面。当该第二壳体20位于该第一位置P1时,该第一凸缘16与该第二凸缘24抵接,使得该第二壳体20被该第一凸缘16抵挡而无法完全脱离该第一壳体10。
该扣槽26是自该第二壳体20的外表面凹陷形成,且位在其封闭的一端,用以供使用者以指尖勾住,进而控制该第二壳体20相对该第一壳体10的移动。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依照筷子的长度以控制该筷盒100的长度,使该筷盒100能适用于任何长度的筷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松,未经陈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41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