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培养瓶运输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0891.7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4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邢桂正;邢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恒瑞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30 | 分类号: | B65D85/30;B65D25/06;B65D2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运输 包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包装易碎品的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运输中,运输过程中运输品容易因车体振动或存取过程不小心导致运输品破裂或 碎裂,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有的培养瓶运输中,由于培养瓶易碎,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 压或上下运动时容易碎裂,导致培养瓶碎裂,培养液溢出,导致培养液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培养瓶在运输过程中易碎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 保护培养瓶的运输包装装置。
一种培养瓶运输包装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内设置有多个储物框,所述储物框上 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存物腔,存物腔与培养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储物框包括前面、后面和各侧面,储物框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存物腔, 位于前面的存物腔和位于后面的存物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盒体由多个隔板分隔为多个存放储物框的空腔,每一个空腔均能够放置一 个储物框。
优选的,存物腔位于储物框的其中一个平面上,各存物腔包括主腔体和与主腔体连成一 体的瓶口放置台;存物腔为两排对称分布,第一排存物腔的瓶口放置台和第二排存物腔的瓶 口放置台相对分布且均位于储物框的中部。
优选的,任意相邻的四个瓶口放置台之间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瓶口放置台的两侧设置有透气槽,透气槽与通孔相连通。
优选的,主腔体的上边沿设置有凸起棱。
优选的,设置有存物腔的平面上,存物腔为两排对称分布,每一排均有3个存物腔。
上述一种培养瓶运输包装装置,当盒体由多个隔板分隔为多个存放储物框的空腔时,其 使用步骤如下:
首先,使用人员将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瓶放置在存物腔内。
然后,将储物框依次放置在空腔内。
最后,盖上盒盖。
当盒体内没有隔板时,其使用步骤如下:
首先,使用人员将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瓶放置在存物腔内。
然后,将储物框依次叠置在盒体内。
最后,盖上盒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一种培养瓶运输包装装置,首先,使用人员将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瓶放置在存物腔内; 然后,将储物框依次排放在盒体内;最后盖上盒盖。通过上述培养瓶运输包装装置包装培养 瓶,可以在盒体受挤压或振动时,保证培养瓶震动幅度小,不会受到挤压,进而防止培养瓶 破裂。主腔体的上边沿设置有凸起棱,能够卡合存物腔内的培养瓶,防止培养瓶从存物腔内 脱离;透气槽与通孔相连通,各存物腔的空气可以流通,方便给各培养瓶进行保温处理。储 物框的两侧可以均设置有存物腔,可以在盒体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运输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储物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存物腔的机构示意图。
图3是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盒盖的机构示意图。
1存物腔;11主腔体;12瓶口放置台;2凸起棱;3透气槽;4盒体;5盒盖;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培养瓶运输包装装置,包括盒体4和盒盖5,盒体4内设置有多个储物框。所述储 物框包括前面、后面和各侧面,储物框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存物腔1,位 于前面的存物腔1和位于后面的存物腔1一一对应。存物腔为两个平面上均是两排对称分布, 每一排均有3个存物腔。存物腔1与培养瓶相适配。所述盒体4由多个隔板分隔为多个存放 储物框的空腔,每一个空腔均能够放置一个储物框。
上述一种培养瓶运输包装装置,首先,使用人员将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瓶放置在存物腔1 内;然后,将储物框依次排放在盒体4内;最后盖上盒盖5。通过上述培养瓶运输包装装置 包装培养瓶,可以在盒体4受挤压或振动时,保证培养瓶震动幅度小,不会受到挤压,进而 防止培养瓶破裂。储物框的两侧均设置有存物腔1,可以在盒体4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 运输量。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恒瑞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恒瑞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0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硅光电池的多层电极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层叠膜的缺陷检查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