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7131.0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0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贾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玉和 |
主分类号: | A61N1/39 | 分类号: | A61N1/39;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腔内标测 颤双用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内导管领域,尤指一种用于心内除颤、消融检测的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
背景技术
在所有的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很大一部分存在将心房颤动(房颤)现场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需求。而在房颤消融术中,这种需求就不是部分,而是绝大多数甚至100%均有这种需求。而目前,在导管室实现这一目的最常规方法是经胸廓体外除颤。此种方式需要先在患者胸廓外黏贴除颤电极板,因电流需经过胸廓、胸肋骨、肺组织等其它密度、阻抗不同的组织器官,因而通常需很高的能量(200-360J),这对人体刺激伤害很大,必须先让患者镇静麻醉进入深睡眠状态时才能实施,因此也就必须在有实施气管插管和心肺恢复能力的导管室进行。即使这样,由于受除颤电极体表位置、病患体重、胸廓大小、胸肺部疾病、电极片与皮肤接触程度、除颤能量等等的影响,一次除颤成功率相对仍不高,而多次体外高功率除颤对病患的损伤又很大。为此,近些年引入心腔内除颤的方法。腔内除颤因导管紧贴心肌可显著降低除颤能量,仅需5-10J的双相电流即可,因此通常不需要镇静麻醉。这不仅大大克服了对除颤的限制,关键可实现同一患者的多次无痛除颤,这对未来提高房颤消融的成功率和发现新的房颤消融术式意义重大。
而目前的心腔内除颤技术需要两根除颤导管分别从上腔静脉与下腔静脉分别送入冠状静脉窦和高位右心房。如用两根电极实现心腔内除颤既会很大地增加病患的经济负担,也会限制这项技术的推广普及。同时需经过颈内静脉和股静脉两处血管穿刺送入这些除颤导管,不仅多占用静脉也易增加血管并发症的几率。
为克服上述缺点,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单根腔内除颤导管,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80134297.8”,但其具有无法很好地贴靠心肌组织的严重缺点。这是由于单根除颤导管,既需要其具有一定的硬度,以方便送入冠状静脉窦,并起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又需要导管具有相当的柔软度才能与心肌组织很好的贴靠,否则导管会空悬在心腔内实现不了低功率除颤。但是此二者在现有的设计下不能同时满足。然在先专利中,其硬度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阶段性地渐变高,而导致其前端硬度较低而无法快捷的送入冠状静脉窦,需医生反复操作才可将其送入冠状静脉窦,造成手术时间的增长,操作不便,而其后端硬度又较高导致其在右心房内无法很好地贴靠,导致导管悬空,无法实现低功率除颤以及标测。
为此,本实用新型者设计出一款能同时满足支撑度和柔软度的腔内除颤单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心内除颤导管,其由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和冠状静脉窦,其通过一根导管即可满足心内电位的标测又能实现心内除颤治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它包含:
中空的绝缘导管,该绝缘导管的一端设有端电极群;该端电极群由端电极与环电极间隔设置组成;
第一电极群,与该端电极群间隔设置,由一组环电极间隔设置组成;
第二电极群,与该第一电极群间隔设置,由另一组环电极间隔设置组成;
一组导线,设置在中空的该绝缘导管中,各该导线分别连接相应的该端电极群、第一电极群、第二电极群中的端电极或环电极;各该导线绝缘;
安全线,该安全线设置在该绝缘导管中,与该绝缘导管的前端连接;
分线接头,该组导线与该安全线由该分线接头分接出连接头;该安全线由该分线接头分接出安全线接头;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群与所述第二电极群间隔部分的所述绝缘导管为支撑段,所述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管身在所述第一电极群、所述端电极群所处区域的硬度与所述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管身在所述第二电极群所处区域的硬度小于该支撑段的硬度。所述支撑段的长度为40~60mm;所述分线接头内设有通过安全线偏转该绝缘导管前端的偏折机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管身在所述第一电极群、所述端电极群所处区域的硬度为40±2D,所述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管身在所述第二电极群所处区域的硬度为55±2D,所述支撑段的硬度为72±2D。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段位置的绝缘导管的管壁中设有金属网。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群包含5至9个环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群包含4至9个环电极,所述端电极群包含一个环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玉和,未经贾玉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7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毫米波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独立通道式负压引流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