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水利工程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2561.3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柳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奕龙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4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水利工程 护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态水利工程护坡。
背景技术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
现有护坡上通常会种上植被,但由于护坡通常高度较高,靠近上侧的植被得不到很好的灌溉,因此对护坡进行改进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利于护坡上植被灌溉的生态水利工程护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态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体上设有若干倒U形导水筋,且若干导水筋在坡体上由左到右,及由上到下等距离间隔设置,且导水筋上设有导水孔,所述的导水筋内侧还设有若干横向设置,并纵向间隔分布的挡水条,所述的挡水条将导水筋内侧空间沿纵向分隔,所述的挡水条上设有若干过水孔,且导水筋内侧合围的空间内设有生态砌块,所述的生态砌块内设有植物种植腔。
在植物种植腔内种上植物,当水流冲击下坡体时,首先会被导水筋阻挡,因此具有很好的阻水效果,同时水流冲击过水孔进入植物种植腔内,或者回水时经过导水孔进入植物种植腔内,以灌溉植物,由于导水筋内侧还设有若干横向设置,并纵向间隔分布的挡水条,因此挡水条可以阻挡植物种植腔内的水流使其缓慢退去,避免回水过快得不到理想灌溉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水条呈弧形,且由上到下纵向分布的挡水条对应的过水孔逐渐变大。
因此可以在水流冲击时,使水流快速进入植物种植腔内。
作为优选,上下相邻的挡水条对应的过水孔错位设置。
错位设置也能起到阻止水流退去过快的问题。
作为优选,上下相邻的导水筋错位设置,导水筋外侧具有水泥砌筑形成的U形引水板,且所述的引水板与左右相邻的导水筋形成导水槽,且上下相邻的导水筋对应的引水板相接。
通过砌筑形成引水板,使得表面更加平整,排水和引水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在植物种植腔内种上植物,当水流冲击下坡体时,首先会被导水筋阻挡,因此具有很好的阻水效果,同时水流冲击过水孔进入植物种植腔内,或者回水时经过导水孔进入植物种植腔内,以灌溉植物,由于导水筋内侧还设有若干横向设置,并纵向间隔分布的挡水条,因此挡水条可以阻挡植物种植腔内的水流使其缓慢退去,避免回水过快得不到理想灌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主视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
1、导水筋;11、导水孔;12、引水板;13、导水槽;2、挡水条;21、过水孔;3、生态砌块;31、植物种植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生态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坡体,坡体上设有若干倒U形导水筋1,且若干导水筋1在坡体上由左到右,及由上到下等距离间隔设置,且导水筋1上设有导水孔11,导水筋1内侧还设有若干横向设置,并纵向间隔分布的挡水条2,挡水条2将导水筋1内侧空间沿纵向分隔,挡水条2上设有若干过水孔21,且导水筋1内侧合围的空间内设有生态砌块3,生态砌块3内设有植物种植腔31。
进一步的,挡水条2呈弧形,且由上到下纵向分布的挡水条2对应的过水孔21逐渐变大。上下相邻的挡水条2对应的过水孔21错位设置。上下相邻的导水筋1错位设置,导水筋1外侧具有水泥砌筑形成的U形引水板12,且引水板12与左右相邻的导水筋1形成导水槽13,且上下相邻的导水筋1对应的引水板12相接。
在植物种植腔31内种上植物,当水流冲击下坡体时,首先会被导水筋1阻挡,因此具有很好的阻水效果,同时水流冲击过水孔21进入植物种植腔31内,或者回水时经过导水孔11进入植物种植腔31内,以灌溉植物,由于导水筋1内侧还设有若干横向设置,并纵向间隔分布的挡水条2,因此挡水条2可以阻挡植物种植腔31内的水流使其缓慢退去,避免回水过快得不到理想灌溉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奕龙,未经柳奕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2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堤顶砖和堤岸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可折叠的挡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