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平台悬臂梁辅助液压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8059.5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5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远;吴平平;陆军;张静波;马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4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平台 悬臂梁 辅助 液压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平台悬臂梁系统,尤其是一种辅助液压支撑系 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海洋平台上,为了在确保钻机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 满足新的钻机资源和勘探生产开发的需要,常需要对现有的钻井平台的悬臂 梁进行加长改造,增加悬臂梁伸出的距离和远端两侧的综合载荷,但由于悬 臂梁的加长和载荷的增加容易超出现有的悬臂梁结构的最大负荷,所以现有 的海上平台悬臂梁的改造幅度不大,往往不能适应新的钻机资源和勘探生产 开发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平台悬臂梁辅助液 压支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支撑系统包括:
悬臂梁机构:具有悬臂梁及设于悬臂梁下方的横梁,所述的横梁上设有 至少两套支撑于生产平台上的支撑装置;
液压机构:具有设于所述的横梁与支撑装置之间的液压支撑机构,所述 的液压支撑机构通过支撑机构液压回路连接液压源,所述的支撑机构液压回 路上设有支撑机构控制阀组件。
优选地,悬臂梁两端下方设有滑轨,所述的横梁两端上方设有与滑轨相 配合的滑槽,所述的横梁上连接有控制横梁相对悬臂梁滑动的纵向行走油缸; 所述的纵向行走油缸通过纵向行走液压回路连接液压源,所述的纵向行走液 压回路上设有纵向行走控制阀组件。
优选地,所述的横梁上设有沿横梁延伸的齿条,所述的液压支撑机构上 方设有一上连接座,所述的上连接座上设有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所述的上 连接座连接有控制支撑装置相对横梁移动的横向行走油缸;所述的横向行走 油缸通过横向行走液压回路连接液压源,所述的横向行走液压回路上设有横 向行走控制阀组件。
优选地,所述的液压支撑机构与支撑装置之间通过下连接座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液压支撑机构包括呈圆周排列的六个油缸,每个油缸与 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每个油缸的无杆腔分别连接一分蓄能器;所述的六个油 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一安全阀共同连接一总蓄能器,分蓄能器和总蓄能器通 过蓄能器液压回路连接液压源;支撑机构液压回路和蓄能器液压回路之间设 有电磁溢流阀。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机构控制阀组件包括柱塞泵、手动方向阀和安全阀。
优选地,所述的纵向行走控制阀组件包括叠加式调速阀、电磁方向阀和 平衡阀;纵向行走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横向行走控制阀组件包括叠加式调速阀、电磁方向阀和 平衡阀;横向行走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海上平台悬臂梁辅助液压支撑系统 在悬臂梁的远端通过液压支撑机构连接支撑装置,是支撑装置支撑于生产平 台上的可支撑面,并通过液压装置为悬臂梁提供辅助的支撑能力,从而提高 了悬臂梁的综合在和能力,有助于基于现有的钻机资源提高悬臂梁的伸出距 离和综合载荷,从而确保钻机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臂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海上平台悬臂梁辅助液压支撑系统包 括:
悬臂梁机构:具有悬臂梁1及设于悬臂梁1下方的横梁2,所述的横梁2 上设有至少两套支撑于生产平台上的支撑装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8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改进的空心金属挂坠
- 下一篇:一种废旧轮胎泥石流工程体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