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皮试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22396.3 | 申请日: | 2015-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淄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淄英 |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皮试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新型皮试针。
二、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青霉素、链霉素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输液时,需要先进行皮试,皮试液的配置需要抽取20万U的青霉素溶解液0.1ml加0.9ml的生理盐水,再推出0.9ml,加入0.9ml生理盐水,直至配成20万U的皮试液,这样每次需要在注射针内留0.1ml的液体,在推注时存留或多或少很不均匀,从而导致皮试液浓度不一,皮试结果不准确。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理人员不用在进行皮试液配制,直接选用已配制好的瓶装皮试液进行皮试的新型皮试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针管(1)、药瓶(2)、针头(3)、活塞(5)和抽拉杆(6)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瓶(2)呈子弹形,由药瓶本体(4)、塑料塞(7)、尖嘴(9)和塑料小帽(10)构成的,其中所述的塑料塞(7)呈圆柱体,可以在药瓶本体(4)内壁上加力后前后移动,同时在药瓶本体(4)内壁中设有已配制好的皮试液(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②、配制的皮试液浓度更加精确;
③、减少二次污染。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药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药瓶带小帽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针管2、药瓶3、针头4、药瓶本体5、活塞6、抽拉杆7、塑料塞8、皮试液9、尖嘴10、小帽11、针尖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图1∽3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作用与特征。
图中揭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皮试针,包括针管1、药瓶2、针头3、活塞5和抽拉杆6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瓶2呈子弹形,由药瓶本体4、塑料塞7、尖嘴9和小帽10构成的,其中所述的塑料塞7呈圆柱体,可以在药瓶本体4内壁上加力后前后移动,同时在药瓶本体4内壁中设有已配制好的皮试液8。
具体操作如下:
A、首先将皮试药瓶2从包装袋中取出,如需再配制其它药物,从药瓶本体4的后端的塑料塞7中注入;
B、然后抽拉杆6从针管1中抽出,放置在已消毒过的操作台的器械盘中;
C、再将药瓶2尖嘴9上的塑料小帽10取下,尖嘴9朝着针管嘴的方向,沿着针管1内壁缓缓放入针管1中,尖嘴9顶在针管1的针管尖处;
D、紧接着把抽拉杆6从针管1尾端插入针管1中,活塞5紧贴着药品本体4尾端的塑料塞7;
E、套上针头3;
F、缓慢推抽拉杆6,让活塞5推着塑料塞7向前移动,使得药品本体4内的皮试液8通过尖嘴9流出,通过针管尖处直达针头3,沿着针尖11射出。
通过上述操作,可达到完全代替需要临时再配制的皮试液,且操作简便、省时、安全、配制的皮试液浓度更加精确的目的。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凡是本专利保护范围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与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淄英,未经王淄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2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闭式疫苗连续注射器
- 下一篇:柔性按摩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