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薄膜密炼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9968.2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5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慧源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4 | 分类号: | B29B7/24;B29B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薄膜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料装置,特别是一种塑料薄膜密炼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常用的塑料薄膜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酯薄膜(PET)、聚丙烯(PP)、尼龙等。各种塑料薄膜性能不同,印刷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作为包装材料的用途也不同。聚氯乙烯薄膜的耐光性、耐老化性比较好且具有比较好的耐撕裂性能,能透气,是一种洁净、无色、透明的薄膜,一般加入增塑剂,它可溶于丙酮,环已酮等溶剂。因此,可以用聚氯乙烯类树脂制的油墨印刷。适用于包装袋、书皮等。
PVC塑料薄膜的生产过程通过将原料进行混合后经过密炼机、两辊机、过滤后挤压成型冷却完成,传统的原料混合到最后密炼机上料都是手工进行加料,这样浪费较多的人力并且加料无法进行较好的控制,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料效果好的塑料薄膜密炼加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薄膜密炼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加料料斗、搅拌器、减速器、搅拌电机和下料机构,所述加料料斗由上侧的圆柱筒体和下侧的倒圆锥形筒体构成,下侧倒圆锥形筒体上侧端面直径与上侧的圆柱筒体直径相等并且下侧倒圆锥形筒体与上端的圆柱筒体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器竖直设置在加料料斗中并且搅拌器上端转动设置在加料料斗上侧,搅拌器上端与减速器连接由减速器驱动,减速器与搅拌电机连接由搅拌电机驱动,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下侧倒圆锥形筒体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机构包含底座、外壳、振动电机和振动块,所述外壳固定在底座上,振动电机设置在外壳内并且振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振动块偏心固定在振动电机上由振动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器由转轴和垂直于转轴设置的若干搅拌杆构成,所述搅拌杆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在转轴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塑料薄膜密炼加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加料的过程中对原料进行均匀的搅拌,同时下端出料位置设置有下料机构进行下料,避免原料下料搭桥卡住,保证下料通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薄模密炼加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薄模密炼加料装置的下料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料薄膜密炼加料装置,包含加料料斗、搅拌器、减速器1、搅拌电机2和下料机构3,加料料斗由上侧的圆柱筒体4和下侧的倒圆锥形筒体5构成,下侧倒圆锥形筒体5上侧端面直径与上侧的圆柱筒体4直径相等并且下侧倒圆锥形筒体5与上端的圆柱筒体4下端固定连接,搅拌器竖直设置在加料料斗中并且搅拌器上端转动设置在加料料斗上侧,搅拌器上端与减速器1连接由减速器1驱动,减速器1与搅拌电机2连接由搅拌电机2驱动,下料机构设置在下侧倒圆锥形筒体5侧面。下料机构3包含底座6、外壳7、振动电机8和振动块9,外壳7固定在底座6上,振动电机8设置在外壳7内并且振动电机8固定设置在底座6上,振动块9偏心固定在振动电机8上由振动电机8驱动。搅拌器由转轴10和垂直于转轴设置的若干搅拌杆11构成,搅拌杆11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在转轴10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薄膜密炼加料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原料从加料料斗上端的加料口中加入加料料斗中,搅拌电机2通过减速器1减速后驱动搅拌器对原料进行搅拌,将原料搅拌均匀后,在加料料斗下端的出料口进行下料,由于原料为粉状原料,这样在出料口容易堆积形成搭桥,影响原料的出料,因此在加料料斗下端设置下料机构,这样通过下料机构的振动电机8驱动振动块9形成振动,从而避免原料搭桥,保证出料的顺畅。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慧源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慧源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9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