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水剂生产用液碱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9464.0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4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泉;严道启;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衢州鼎盛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剂 生产 用液碱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水剂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水剂生产用液碱冷却器。
背景技术
在减水剂的生产制备过程中,会用到液碱对物料进行中和。由于生产车间的温度较高,而液碱在中和釜内进行中和反应前液碱的温度不宜过高。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将液碱储存罐直接摆放在中和釜附近,且在储存罐内设有低温冷却装置,同时尽量缩短液碱储存罐和中和釜的距离,防止液碱在输送过程中温度升高。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有效避免液碱的温度过高,但是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水剂生产用液碱冷却器。本实用新型的液碱冷却器能够利用经过中和釜加热的循环水对液碱进行冷却,冷却效率高,节能环保,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减水剂生产用液碱冷却器,包括两端设有开口的主筒体、设于所述主筒体上端开口处的上管板、设于所述主筒体下端开口处的下管板、与所述上管板连接的上封头、与所述下管板连接的下封头、设于主筒体内的换热管和若干折流板。所述主筒体的下部侧壁设有液碱进口,所述主筒体的上部侧壁设有液碱出口;所述上管板将主筒体的上端与上封头隔断,所述下管板将主筒体的下端与下封头隔断,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贯穿上管板和下管板;所述上封头的顶壁设有循环水出口,所述下封头的底壁设有循环水进口;所述折流板交错设于主筒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筒体内设有折流板,将主筒体的内腔变成一个曲折流道,能够增加液碱在主筒体内的停留时间。上管板和上封头内壁之间、上管板和下封头内壁之间均具有一个循环水储存腔,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本液碱冷却器工作时,液碱从液碱进口进入主筒体内,经过曲折流道后从液碱出口流出。同时,循环水从循环水进口进入,流经换热管,再从循环水出口流出。在此过程中,液碱与循环水进行热交换,从而液碱温度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主筒体的下部侧壁设有排气口,主筒体的上部侧壁设有排净口。排气口的设置能够将混入主筒体内的气体排出,排净口能够将沉积在主筒体内的杂质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口的位置高于液碱出口,所述排净口的位置低于液碱进口。由于气体聚集在主筒体的顶部,因此排气口需设置于主筒体上部;而杂质由于重力沉积在主筒体的底部,因此将其设置于主筒体下部。
作为优选,所述主筒体内还设有若干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相同且贯穿所述折流板的定距管,所述定距管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管板的下表面且定距管的长度不一,每根定距管内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伸出定距管的下端并与一块折流板固定。
定距管和拉杆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折流板进行定位固定,另一方面折流板与主筒体不直接固定连接时,可通过调节拉杆的伸出长度,从而调节折流板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进口内、循环水出口内、液碱进口内、液碱出口内、排气口内、排净口内均设有法兰。
作为优选,所述上封头与上管板之间、下封头与下管板之间均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主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耳座。耳座的存在,便于冷却器的固定安装和搬运。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液碱冷却器能够利用经过中和釜加热的循环水对液碱进行冷却,冷却效率高,节能环保,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图。
附图标记为:主筒体1、上管板2、下管板3、上封头4、下封头5、换热管6、折流板7、定距管8、拉杆9、、耳座10、液碱进口11、液碱出口12、排气口13、排净口14、循环水出口41、循环水进口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减水剂生产用液碱冷却器,包括两端设有开口的主筒体1、设于所述主筒体上端开口处的上管板2、设于所述主筒体下端开口处的下管板3、与所述上管板连接的上封头4、与所述下管板连接的下封头5、设于主筒体内的换热管6和四块折流板7。所述主筒体的下部侧壁分别设有液碱进口11和排气口13,所述主筒体的上部侧壁分别设有液碱出口12和排净口14。且所述排气口的位置高于液碱出口,所述排净口的位置低于液碱进口。所述主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耳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衢州鼎盛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衢州鼎盛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9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盘绕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旋转式多孔多腔导热油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