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压式吸引器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4051.3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0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胡还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还章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压 吸引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调压式吸引器接头。
背景技术
吸引器是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使手术清楚,减少污染机会。吸引器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外科手术中的清除积血或积液、把持破裂血管的断端,临床急救中的吸痰,妇科手术的人工流产等,都离不开吸引器。
吸引器根据动力源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独立电动吸引器、集中控制吸引器。关于集中控制吸引器:顾名思义,此类吸引器就是利用统一中心负压设备、手术室、病房设备带上的接口,提供吸引器所需的负压。通过一个墙式流量计连接吸引头来控制负压的大小和避免将污物吸入负压管道内。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结构简单、准备方便、占地小、噪声低,而且由于墙上负压的力道较小,可以较好地控制吸引头的负压。中心统一控制负压,便于统一管理,降低成本。由于中心负压需要在建筑房屋和装修时布好管道,因此移动性就不如电动吸引器好,需要在有条件的时候才可使用,一般规模较大的医院均采用此种类型。
然而现有采用墙式流量计来控制连接吸引头来控制负压的大小的方式操作麻烦,且由于距离吸引头有一定的距离因而调压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延迟效应,难以根据瞬息万变的手术实际情况做到对压力的时时调整,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延长了手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操作方便并能够做到根据手术的实际情况对压力时时调整的调压式吸引器接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调压式吸引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装置、设置在调压装置后端并与负压吸引源对接的连接管、设置在调压装置前端的吸引管;
所述调压装置包括中空的盒体、活塞杆以及若干个导流板,各导流板间隔设置在盒体中部的空腔中从而将盒体内的空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两两相邻的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从下腔室的后端伸入到下腔室内并能够在下腔室内前后移动,活塞杆的上端面紧贴导流板的下端面从而使得活塞杆能够将位于活塞杆所移动到的位置上方的导流通道下端口完全封堵;
所述吸引管与下腔室连通,连接管与上腔室连通。
其使用方法及原理为:
如图5所示,使用时,只需要将连接管与负压吸引源对接即可正常工作;使用的过程中若需要减小吸引压力则向前推动活塞杆、若需要增大吸引压力则向后拉动活塞杆即可。
吸引压力的大小与气体流通通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而气体流通通道的横截面积又跟保持连通的导流通道的数量成正比,因此通过控制活塞杆的前后移动能够控制连通的导流通道的数量从而达到控制吸引压力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如下优选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吸引管的管腔内设有防止污物进入到盒体内部的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上壁面为可翻转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在再次使用时,将盖板打开便于对盒体内部进行消毒。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后端上活塞杆的插入口处设有密封圈。
能够更进一步的增强盒体的密封性,避免活塞杆插入口处产生漏气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后端部设有手把。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栅栏式的导流隔板,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手术的实际需要来推或拉活塞杆从而控制连通的通气道数量以达到时时控制负压吸引压力的效果,结构简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盖打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盒体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原理说明图。
标号说明:1连接管、2吸引管、2-1过滤网、3-1盒体、3-2活塞杆、3-3导流板、3-4上腔室、3-5下腔室、3-6导流通道、3-7盖板、3-8密封圈、3-9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调压装置、设置在调压装置后端并与负压吸引源对接的连接管1、设置在调压装置前端的吸引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还章,未经胡还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4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胸外科用多功能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视频可视吸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