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珠甩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3123.2 | 申请日: | 2015-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苏祖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青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10 | 分类号: | B22F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永***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滚珠甩盘。
背景技术
滚珠是将钢块融化成铁水后,将铁水倾倒在高速旋转的甩盘上。铁水在甩盘离心力的作用下,铁水会形成铁水水珠向四处发散飞溅,形成水珠的铁水飞溅至水中后,淬火冷却形成滚珠。
现有的甩盘是在圆盘上径向设置若干条槽,铁水下落至甩盘上的时候,同样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铁水形成水珠,沿径向槽向四处飞溅,径向槽对水珠进行导向。采用此类甩盘有极大的弊病;高速旋转的甩盘将对铁水形成巨大的离心力,理论上,形成水珠的铁水从甩盘上做抛物运动,若槽不是水平设置,很有可能导致滚珠向空中抛去,最终很难落入水中及时的淬火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滚珠甩盘,以对甩盘上形成的钢珠进行导向,使钢珠向水中抛射。
本方案中的滚珠甩盘,包括转盘和同轴固定在转盘下端面的转轴,转盘上端面设有与转盘同轴的进液孔,转盘上还径向均布设有若干出液孔,该若干出液孔汇交于转盘内部并于进液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如下:铁水通过进液孔落下,进入进液孔底部,进液孔底部与径向分布的出液孔连通,因此当铁水与进液孔底部接触的时候,转盘处于高速旋转,转盘将对铁水产生离心运动使铁水分散,进而从各径向分布出液孔排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径向分布的出液孔,对铁水进行导向的由槽变成了孔,因此,对铁水导向能力更强,不会出现滚珠向空中飞溅的现象,出液孔将对滚珠进行严格的导向,顺利的进入水中。
进一步,出液孔从转盘内部向转盘外部向下倾斜,向下倾斜的出液孔可以使滚珠直接向圆盘下面的水池抛去,对滚珠进一步更明确地导向。
进一步,进液孔底部设有凹槽,使进入进液孔底部的铁水能够首先在凹槽内进行初步汇聚,然后再在圆盘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向四处抛射。
进一步,进液孔孔口呈漏斗状,更有利于铁水进入进液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滚珠甩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轴1、转盘2、出液孔3、进液孔4、凹槽5
如附图1、图2所示:滚珠甩盘包括转盘2和在转盘2底部同轴固定的转轴1,转轴1由电机带动。
转盘2上端面轴向设有进液孔4,铁水从进液孔4进入,该进液孔4的孔口设置成为漏斗状,便于铁水进入进液孔4中。转盘2还径向设有六条出液孔3,该六条出液孔3的一端汇聚在圆盘内部并且与进液孔4的底部连通。出液孔3的自圆盘内部向圆盘外部向下倾斜,便于对滚珠抛射方向向下导向,以便滚珠直接进入水中。在进液孔4的底部设置为凹槽5,以便进入进液孔4的铁水能够在凹槽5内汇聚,然后在转盘2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处抛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该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青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青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3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NC加工机的刀座
- 下一篇:铸造用砂芯的浸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