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冷激光活血排毒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0111.4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保尔康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激光 活血 排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设备,特别是纳米冷激光活血排毒仪。
背景技术
激光是20世纪人类伟大发明之一,并且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已经肯定。主根据健康医学发现,低强度激光在心脑血管病发病前期预防及发病后的恢复期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健康及抑制人体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
冷激光设备通过特定强度的激光照射,人体组织会产生一系列的应答反应,同时引起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降低全血粘度及血小板凝集能力;促进ATP酶的生成,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流动性;同时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以及增强组织对氧的利用;促进机体的代谢机能,改善微循环,降低体内中分子物质,增强体内超氧化物(SOD)的活性,这样可以很好的净化血液,清除血液中的毒素、自由基;分解、消溶、清除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调节机体免疫力。
现有技术中,冷激光排毒仪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功耗大且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的、低功耗且稳定的纳米激光活血排毒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纳米冷激光活血排毒仪,包括面板,其中:还包括若干个冷激光发射点,所述冷激光发射点阵列排布在面板上,所述面板中包括有外框、点阵板、电路板和散热板,所述点阵板、电路板和散热板依次安装于外框内,所述冷激光发射点相应安装于点阵板的阵列孔中,所述冷激光发射点并联连接在电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激光发射点为发射625nm波长的LED光源。人体组织主要由水、血红蛋白、黑色素组成,对活体细胞的热损最小以及破坏效应最小的激光波长称为“人体窗口”,最新激光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对激光波长的吸收具有选择性,625nm波长激光在血液中极易渗透,并产生能量效应和生物效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设有激光输出电路,所述冷激光发射点并联在激光输出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阵板采用具有规律的方形阵列孔或圆形阵列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连接有漏电开关和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低功耗且稳定,起到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预防高血压、平稳血压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纳米冷激光活血排毒仪,包括面板,其中:还包括若干个冷激光发射点1,所述冷激光发射点1阵列排布在面板上,所述面板中包括有外框2、点阵板3、电路板4和散热板5,所述点阵板3、电路板4和散热板5依次安装于外框2内,所述冷激光发射点1相应安装于点阵板3的方形阵列孔31中,所述冷激光发射点1并联连接在电路板4。
所述冷激光发射点为发射625nm波长的LED光源。人体组织主要由水、血红蛋白、黑色素组成,对活体细胞的热损最小以及破坏效应最小的激光波长称为“人体窗口”,最新激光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对激光波长的吸收具有选择性,625nm波长激光在血液中极易渗透,并产生能量效应和生物效应。
适当波长和一定功率密度的弱激光照射机体,能引起机体的应答反应——即激光生物效应,如生物刺激效应、光化效应等,进而可利用这些生物效应来治病和保健。这些效应具有一定规律,参数依据这些进行选择和设定,从而确保了治疗保健的效果。
所述电路板设有激光输出电路,所述冷激光发射点并联在激光输出电路。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保尔康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保尔康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0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