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电缆卡箍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9708.7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杨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计算机电缆的计算机电缆卡箍。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用电缆广泛地应用于发电、冶金、石油、化工、轻纺等部门的检测和控制用计算机系统或自动化装置,以及一般的工业计算机上。因其传输传号能力强、抗干扰性有较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电缆卡箍广泛应用于电子系统线路上,对管路、线路起紧固、固定支撑作用。在这些行业中,对客户的性能要求很高,并且对产品的材质,强度,结构,重量等性能要求较高,非其他产品所能替代。电缆卡箍起着以下作用:绑扎固定电缆,防止电缆晃动;保护电缆端部的接插件,减小接插件根部的载荷。
然而,现有的卡箍,通过绑扎的方式将电缆固定,在避免电缆晃动的同时也束缚了电缆的轴向移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便,诸如:当远端的电缆需要调整是,需将所有卡箍全部拆下才能进行调节,调节结束后还需要重新安装卡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一种能够在径向固定电缆,但又不影响电缆轴向移动的计算机电缆卡箍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电缆卡箍,能够在径向固定电缆,但又不影响电缆轴向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电缆卡箍,包括:
安装座;
第一半环卡箍和第二半环卡箍,其扣合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一半环卡箍和第二半环卡箍的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配合共同夹持电缆;在所述第一半环卡箍和第二半环卡箍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内端面上分别设有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沿径向分布,用于减少在沿轴向拉动电缆时卡箍与电缆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是,在所述安装座的两端设有沉头螺栓孔,沉头螺栓孔与沉头螺栓配合将计算机电缆卡箍可拆卸地设置在墙面或者地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滚珠为圆柱形滚珠。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部设有贯通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设有卡扣,近而实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
转轴,其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座上,转轴上部与第一半环卡箍和第二半环卡箍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转轴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在卡箍内设有滚珠,是卡箍能够在径向固定电缆,但又不影响电缆轴向移动;2、设有转轴,能够在不调整底座的情况下,调整卡箍的夹持方向;3,底座通过沉头螺栓固定,不影响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计算机电缆卡箍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电缆卡箍的螺栓连接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电缆卡箍的卡扣连接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安装座110,呈长方体,作为一种优选,由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第一半环卡箍131和第二半环卡箍132扣合设置在安装座110上;第一半环卡箍131和第二半环卡箍132的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配合共同夹持电缆。在所述第一半环卡箍131和第二半环卡箍132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半环卡箍131和第二半环卡箍132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其中,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内端面上分别设有多个滚珠133,所述多个滚珠133沿径向分布,用于减少在沿轴向拉动电缆时计算机电缆卡箍1与电缆间的摩擦力。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安装座110固定在墙壁或者地面上,作为一种优选,可将安装座110可拆卸地设置在墙壁或者地面上,在通过第一半环卡箍131和第二半环卡箍132相互配合,将电缆夹持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9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