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8741.8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8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东;金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东菱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线圈 定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型机,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
背景技术
线圈绕组是电机定子的主要组成部分。由线圈绕组在定子本体端部以一定方式连接起来构成定子电路,与转子磁通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势,实现机械能-电能转换。线圈绕组一般是由形状、大小相同的线束分别嵌装在定子本体内壁上的线圈槽内,线束在定子两端外侧逐个相叠均匀分布成线圈线包。将线圈线包放置在定子本体的线圈槽内之后,需要对线圈线包在线圈槽内进行定型。
现有技术中用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来对线圈线包进行定型,现有申请号为201110161220.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这种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是通过压盖对线圈线包的压合使得其定型,这种方式没有具体的整形动作,使得定型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型效果更好的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所述第一工装包括与所述工作台滑移连接的基座以及驱动所述基座滑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供定子本体插入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工作台上位于转轴的边缘还设有对线圈线包进行修整的整形机构,所述第二工装包括供线圈线包放置的下模座和用于压合线圈线包的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还连接有驱动其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较佳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基座固接的第一气缸,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导向杆,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孔。
较佳的,所述整形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整形机架,所述整形机架上转动连接有整形盘。
较佳的,所述整形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辊子,所述整形盘设置在所述辊子上。
较佳的,所述整形盘与所述辊子滑移连接,且两者之间连接有锁紧件。
较佳的,所述整形盘包括内盘和设置在所述内盘外圈的橡胶盘。
较佳的,所述内盘上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件为螺纹连接于所述锁紧孔内的锁紧螺钉。
较佳的,所述辊子有两根,两根辊子与转轴之间的位置关系呈三角形设置。
较佳的,每根辊子上的整形盘的数量为两个。
较佳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上模座固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的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第一工装用于对线圈线包的侧面进行平整,第二工装用于对线圈线包上下两个端面的整形。第一工装包括与工作台滑移连接的基座以及驱动基座滑移的第一驱动机构,基座上设有供定子本体插入的转轴,转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工作台上位于转轴的边缘还设有对线圈线包进行修整的整形机构,在第一工装上对线圈线包进行整形时,首先将线圈线包放置在线圈槽内,然后将定子本体套设到转轴上,接着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定子本体靠近整形机构,当线圈线包与整形结构接触时,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进行整形,由于线圈线包是在转动的情况下进行整形的,所以其侧面的整形度能够更加均匀,效果更好。另外,第二工装包括供线圈线包放置的下模座和用于压合线圈线包的上模座,上模座还连接有驱动其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在第一工装上对线圈线包整形结束后,再将定子本体放置在下模座上,然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模座运动对定子本体进行压合整形。通过第一工装与第二工装的共同整形对该线圈线包的定型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中:0、工作台;1、第一工装;11、基座;12、导向杆;13、转轴;14、整形机架;141、辊子;142、整形盘;1421、内盘;1422、橡胶盘;1423、锁紧螺钉;15、第一气缸;2、第二工装;21、第二气缸;22、上模座;23、下模座;231、凸起;232、凹槽;233、线槽;3、定子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定子线圈线包定型机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东菱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东菱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8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实现瞬间自发电的永磁发电装置及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外油封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