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快隧道工程拱顶混凝土浇注速度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7564.1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1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鲁承桂;唐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3019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快 隧道 工程 拱顶 混凝土 浇注 速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拱顶混凝土浇注技术领域,尤其是在建材矿山及非金属矿山隧道或巷道二次衬砌,采用组合钢板拼模条件下的一种加快隧道工程拱顶混凝土浇注速度的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建材矿山或非金属矿山行业,考虑到成本投资等因素,整体模板尚未大规模投入使用,隧道或巷道二次衬砌主要采用组合钢模板拼模。在使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边墙混凝土能顺利浇筑完成,但在浇筑拱顶时,无法泵送直接入模,需采用人工入模方法,即用铁锹一锹一锹往拱顶部位浇筑砼,工人作业强度大,工效极低,混凝土浪费大,浇筑一个6.0m长的拱顶,需二十余人工作约十二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并且在拱顶部位易出现空顶空帮现象,加之人工入模工效极低,混凝土浇筑时间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加剧了因拱顶混凝土流动性差而出的现空顶现象。有时因混凝土的流动性差,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加水以提高其流动性的违规做法,这种施工方法,随着作业时间增长,混凝土性能(包括和易性、强度等性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发生泵管堵管的现象。同时拱顶部位出现的空顶空帮现象,增加了二次注浆处理的难度。
特别是在建材矿山在运行皮带廊隧道出现需要修复,或基建项目需要提前交安出现投料生产与二衬交叉作业的情况下,拱顶混凝泥土浇筑采用人工入模无法施工。
综上,传统的混凝土浇筑工艺存在较大的质量及安全隐患,且占用劳力资源,工效低等不足。
经检索发现如下公开的专利文献,具体公开内容如下:
专利文献: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拱顶混凝土浇筑方法(公告号CN103835728A),包括以下步骤:a钢模板的制作和设置,b布设砼泵管,c浇筑中下部砼和中上部砼,d增压浇筑拱部砼。
经对比发现,上述对比文献与本专利申请在技术方案上有较大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快隧道工程拱顶混凝土浇注速度的结构,以达到拱顶混凝土浇筑速度快、施工质量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及加快工期进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加快隧道工程拱顶混凝土浇注速度的结构,包括模板、管接头和阀门,所述模板中部制有孔洞,该孔洞处向下固装管接头,对应所述孔洞的模板上表面横向滑动安装阀门。
而且,所述阀门为左、右对称的两个。
而且,所述模板厚度为10mm的钢板,所述阀门厚度为6mm的钢板。
而且,所述阀门的下表面对称固装把手,对应该把手的模板上制有矩形滑槽。
而且,所述管接头四周侧与模板之间倾斜固装多个加强筋。
一种加快隧道工程拱顶混凝土浇注速度的结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安装隧道两侧边墙及拱顶模板,拱顶模板中至少有一个模板安装有管接头及阀门;
步骤二、两侧边墙对称浇筑;
步骤三、将泵管终端与管接头接驳,安装最后一跨拱顶模板并封堵;
步骤四、拱顶混凝土浇筑;
步骤五、浇筑完成后振捣密实,关闭阀门并拆卸泵管;
步骤六、清洗相关部件,留作下次使用。
而且,所述步骤一中,当一次施工较长作业循环时,多块拱顶模板均带有管接头和阀门;
泵管终端与第一个管接头接驳后开始拱顶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关闭阀门并拆管;
然后将泵管终端与第二个管接头接驳后开始拱顶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关闭阀门并拆管;
以此类推,泵管终端与最后一个管接头接驳开始拱顶混凝土浇筑,最后一跨拱顶模板安装并封堵;
其余施工方法同步骤四、步骤五、步骤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经改造设计后的管接头进行拱部混凝土浇筑,大大提高工效,从原来的浇筑6.0m拱部需二十余人工作约十二个小时,变为现在只需6-8人作业,不到一小时完成,工效提高十余倍。同时,在此后的施工中,通过增加一个带管接头的钢模板,将由6.0m一个二次衬砌作业循环调整至15.0m一个循环(注:作业循环长度不宜再过长,需在隧道纵向合理位置设置沉降缝及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在3h内即可完成整个拱顶混凝土的浇筑。极大的分流出劳力资源,工人作业强度低,工效高,易于安全管理。泵送管道接驳口处漏浆少,封闭处也无明显漏浆现象,基本无浪费,拆卸输送管灵活、方便、省时。同时由于拱顶混凝土为压注,不会出现空顶现场,不会产生质量及安全问题,充分发挥了泵送混凝土施工速度快、质量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7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涂料
- 下一篇:用于驱动光源的电路、相关照明系统和驱动光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