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取还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2261.0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超;尹昌兵;应龙泉;徐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宁海新启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2 | 分类号: | E04H6/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取还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还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取还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公共自行车普遍采用兴建停车桩等方式用于停放公共自行车,而公共自行车基本都停放于露天条件下,即使有遮挡棚也不能很好的避免自行车因为风吹日晒而导致的加速自然老化。并且由于需要兴建牢固的停车桩(遮挡棚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的公共自行车普遍采用并排排列的方式,非常的浪费使用面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行车取还车装置,通过错位停放、智能存储车等形式,减缓车辆老化,为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自行车取还车装置,包括外壳组件、内部取还车组件,所述的外壳组件内安装有内部取还车组件,所述的外壳组件上设置有刷卡区域和车辆信息指示灯;所述的内部取还车组件由机架模块、左右移动模块、上下升降模块组成,机架模块上安装有左右移动模块、上下升降模块,上下升降模块安装于左右移动模块内;所述的机架模块由右立板、左立板、前上下层分隔板、后上下层分隔板组成,右立板、左立板分别立于左右两侧,前上下层分隔板、后上下层分隔板安装于右立板、左立板之间,并分隔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托盘活动于该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之间,且前上下层分隔板、后上下层分隔板安装有托盘位置传感器,自行车放置于托盘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右移动模块由伸缩爪、移动架、移动架位置传感器、移动架运动盖、螺杆、螺杆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组成,所述的移动架位于前上下层分隔板、后上下层分隔板上,移动架上设置有移动架位置传感器;所述的螺杆驱动电机的头部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该第二齿轮内设置有螺纹孔,并通过移动架运动盖与移动架相连接,所述的螺杆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移动架呈旋转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架上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伸缩爪,当移动架与托盘位置对应后,伸缩爪扣入于托盘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下升降模块由上下升降位置传感器、升降台、升降组件、伸缩电机组成,所述的升降台的下方与升降组件相连接,升降台的上方位于托盘的下方,升降组件由伸缩电机驱动,上下升降位置传感器位于移动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错位停放,以及自动取还车方式的运行,并将整个装置可封闭于停车柜内,则可以有效避免风吹日晒导致的加速自然老化,以及采用错位停放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例如采用此种方式停放12辆公共自行车仅需使用原有停车桩形式的车位50%左右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取还车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I-I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取还车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取还车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外壳组件;2、刷卡区域;3、车辆信息指示灯;4、内部取还车组件;10、托盘;11、伸缩爪;12、前上下层分隔板;13、移动架;14、移动架位置传感器;15、移动架运动盖;16、上下升降位置传感器;17、升降台;18、升降组件;19、伸缩电机;20、托盘位置传感器;21、后上下层分隔板;22、自行车;23、右立板;24、螺杆;25、左立板;26、螺杆驱动电机;27、第一齿轮;28、第二齿轮;29、上层空间;30、下层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宁海新启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宁海新启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2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