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锁螺母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1807.0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4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冯梅;孙国峰;顾鸣界;刘勇;倪莉;崔喆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螺母 预紧力 松脱力 试验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锁螺母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的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高锁螺母的预紧力和松脱力进行试验时,由于在预紧力试验时需要对高锁螺母施加轴向力,而松脱力试验时不需要对高锁螺母施加轴向力,这样往往需要两套工装,即预紧力试验需要一套工装,松脱力试验需要另一套工装,如申请号为201310293338.6和201420599277.6的中国专利。这样就要反复装夹,一是操作不方便,二是试验效率低,而且同一个高锁螺母反复装夹也会影响测试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高锁螺母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的工装,一次装夹,操作方便,试验效率和测试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锁螺母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装置和锁紧装置;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第一调整块的左侧开有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一调整块的右侧开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且<90;第一调整块上开有第一调整孔,第一调整孔左右贯穿第一调整块,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第一斜面上开有导向槽;第一调整块的上端开有上平面,上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第二调整块的右侧开有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二调整块的左侧开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且<90°;第二调整块上开有第二调整孔,第二调整孔左右贯穿第二调整块,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第二斜面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第二调整块的下端开有下平面,下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第一调整孔和第二调整孔相通;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相对靠在一起,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接触;导向块和导向槽滑动连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平行;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框、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锁紧框套在调整装置外;第一锁紧螺栓安装在锁紧框的上端,其与第一调整块的上平面配合;第二锁紧螺栓安装在锁紧框的下端,其与第二调整块的下平面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调整孔为腰型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调整孔为腰型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紧框为框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锁紧螺栓竖直朝下安装在锁紧框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锁紧螺栓竖直朝上安装在锁紧框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只需要一个工装,且装夹一次就可以进行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操作方便,试验效率和测试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整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调整装置1和锁紧装置2。
调整装置1包括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
第一调整块3的左侧开有第一平面6,第一平面6与水平面垂直,这样试验时调整装置1提供给高锁螺母轴向力与水平面平行,符合试验要求。第一调整块3的右侧开有第一斜面5,第一斜面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且<90°,该角度可以使试验时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之间产生自锁效果。第一调整块3上开有第一调整孔17,第一调整孔17左右贯穿第一调整块3,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这样试验时螺栓就可以与水平面平行,符合试验要求。第一斜面5上开有导向槽7,导向槽7的走向沿第一斜面5的走向设置。第一调整块3的上端开有上平面15,上平面15与水平面平行,这样第一锁紧螺栓13顶住第一调整块3的上平面15时,顶住的力作用效果更好。第一调整孔17为腰型孔,这样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沿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9相对移动时第二调整孔10就不会卡住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1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球压冲击仪的压块释放装置
- 下一篇:电站锅炉烟气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