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1532.0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俊润通风降温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风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负压风机。
背景技术
负压风机是利用空气对流、负压换气的原理,自然吸入新鲜空气、同时将室内闷热气体迅速强制排出室外,以达到冷却及降温效果的一种机器。因其具有投资成本低(一次性投入仅为空调的六分之一)、风量大(换气率可达99%)、噪音低、耗能小(运行费用仅为空调的十分之一)、运行平稳、寿命长、效率高等特点,故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工矿厂房所利用,也是现代化车间降温通风的上佳选择。尤其是安全、环保、节能的负压风机将成为通风降温设备市场的主流。
然而,由于部分厂房内灰尘或者油污较多,其中一部分灰尘或油污会粘附到负压风机的扇叶上。积累到一定的量,将会影响到负压风机的运行效率,且影响负压风机的外观造型,油污较多的厂房,油渍会从负压风机顺着墙壁向下流,直接的影响到厂房的外观,且负压风机上污渍积累后不易清洁。而人工清洁费时费力,每次拆装、清洗都很麻烦。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负压风机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负压风机,以解决现有负压风机清洁麻烦且清洁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风机,包括外壳、电机、扇叶及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扇叶的传动轴,所述负压风机内设有用以储存清洁液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上设有将储液腔内清洁液导出的喷液管,所述负压风机内设有熔断保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压风机上设有用以控制所述喷液管工作的定时控制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腔设置在所述外壳前部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液管的端部设有将清洁液雾化的喷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底部设有用以将喷出的清洁液排出的排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液口下设有收集所述清洁液的集液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压风机上设有熔断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风机一方面通过设置储液腔,在所述储液腔上设有将储液腔内清洁液导出的喷液管,从而使得清洁液喷到负压风机的扇叶上,扇叶利用转动的离心力将清洁液甩出,从而达到清洁负压风机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在负压风机内设置熔断保护器,万一喷出的清洁液导致风机短路,熔断保护器断开仅使得负压风机停止工作,而不会影响厂区的正常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清洁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风机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风机10,包括外壳1、电机2、扇叶3、连接所述电机2和所述扇叶3的传动轴4、用以储存清洁液的储液腔5、用以将所述储液腔5内的清洁液导出的喷液管6、可以控制所述喷液管6工作的定时控制装置(未图示)、在所述负压风机10短路时对电路进行保护的熔断保护器(未图示)及在所述熔断保护器断开时发出警报声提示用户的熔断报警装置(未图示)。
所述喷液管6的开口向上,且所述喷液管6的端部设有可以将清洁液雾化的喷液口(未图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5设置在所述外壳1前部的中间位置,且可以根据厂房内的环境而更换不同的清洁液,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排出所述清洁液的排液口7,所述排液口7下设置用以收集所述清洁液的集液盒8。
可以根据厂房内的环境而调整定时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喷液管6喷液的时长和两次喷液之间的时间间隔。若灰尘或者油污较多,则适当减少两次喷液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增加每次的喷液时长,喷液必须在所述负压风机10开启时才会进行。
当所述负压风机10开启且所述定时控制装置判断应进行清洁时,清洁液从所述储液腔5进入所述喷液管6,经过所述喷液口后被雾化喷出并被吸到所述扇叶3上,在所述扇叶3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下被甩出,并带走所述扇叶3上的污渍灰尘。带有污渍灰尘的清洁液沿着所述外壳1流到所述排液口7,并从所述排液口7排出,落入所述集液盒8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俊润通风降温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俊润通风降温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1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