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来回清除垃圾的铲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6646.0 | 申请日: | 2015-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沈大侠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0 | 分类号: | E04F21/00;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来回 清除 垃圾 铲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领域中使用的手工工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来回清除垃圾的铲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铲刀,它包括刀片、刀柄及柄套构成。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伸缩式铲刀”,其公开号为CN201720449U该技术方案中的“伸缩式铲刀”,主要包括铲刀体、铲刀柄和手柄,铲刀体与铲刀柄相连接,所述的铲刀柄与手柄可伸缩连接。所述的可伸缩连接是指所述手柄前端为中空结构,所述铲刀柄可伸缩设置在该中空结构内,在手柄上设有一贯通至中空结构的螺孔,该螺孔上连接有相配合的紧顶螺丝。不仅可以实现铲刀长度调节的目的,且铲刀整体呈可拆卸式,通过对紧顶螺丝的操作即可完成拆装,从而无需以前采用焊接等方式进行铲刀柄与手柄的连接,加工、安装更为方便。而且无论是铲刀体还是手柄都可重复利用,从而更为节省成本。但是由于该铲刀采用单刀刃及只能单向工作来铲除附着物,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刃口的形状单一,对不同附着物的清除效果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致力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铲刀采用单刀刃及只能单向工作来铲除附着物,效率比较低下,刃口的形状单一,对不同的附着物的清除效果不够好的缺陷。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不同附着物的清除效果好,操作方便的一种可来回清除垃圾的铲刀。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来回清除垃圾的铲刀,包括刀片、刀柄及柄套,所述刀片的上面设有上刀片,上刀片的一端经过弯折后设有钩状的刀口,所述钩状的刀口和上刀片形成20度至40度的夹角,上刀片的弯折处与刀片的距离为40毫米至70毫米,所述刀片的下面设有下刀片,下刀片的一端经过弯折后设有钩状的刀口,所述钩状的刀口和下刀片形成30度至60度的夹角,下刀片的弯折处与刀片的距离为20毫米至50毫米,所述刀柄位于所述柄套处的轴向设有截面呈长方形结构的刀片槽,所述上刀片、刀片及下刀片的尾部相叠后与刀片槽相适配,所述刀柄位于柄套处的径向设有贯通的台阶孔,台阶孔内设有台阶状紧定螺钉,台阶孔的另一端设有六角形沉孔,沉孔内嵌有与紧定螺钉适配的六角螺母,可以非常容易地对刀片、上刀片及下刀片紧固或解除紧固,也可以方便地单独或全部更换刀片、上刀片及下刀片,操作非常方便,当手向前推进时利用刀片来清理工作面上的附着物,当手向回拉的时候利用上刀片或下刀片来进行附着物的清除,使得工作效率提高很多,由于上刀片钩状的刀口与下刀片钩状的刀口分别相对于刀片的角度不同,使得上刀片与下刀片的刚性不同,在上刀片或下刀片工作时能够得到对不同附着物有着不同的清除效果,在工作时,既可以清除不同的附着物,又使得握手柄的手不会接触到工作面。
作为优选,所述刀片、上刀片及下刀片的尾部均设有至少2个与紧定螺钉适配的定位孔,这样可以非常容易地对刀片、上刀片及下刀片紧固或解除紧固,也可以方便地单独或全部调节刀片、上刀片及下刀片的位置,由于刀片、上刀片或下刀片伸出的长度不同而使得刀片、上刀片或下刀片的刚性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不同附着物可以清除的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刀片的刃口为一字形或方齿状,采用方齿状的刃口可以先将附着物清除至条状,方便后面的上刀片或下刀片的刃口将剩余附着物清除,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一字刀口。
作为优选,柄套的长度为35毫米至50毫米,使刀柄具有足够的强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来回清除垃圾的铲刀的有益效果是:1.提高工作效率;2.对不同附着物的清除效果好;3.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沈大侠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沈大侠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6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