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电加热圈的铅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5301.3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5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楠;程志明;梁振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超威正效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9/02 | 分类号: | B22D39/02;B22D2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41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电热圈的铅杯装置。
背景技术
铅炉里融好地铅液流入铅杯中进行计量,然后流入铅斗里面进行浇筑。所以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铅液的温度,减少铅渣的存在,传统的铅杯没有保温措施,铅液出口短,铅液在铅杯停留时间长铅液的温度降低,铅液的流动性降低,在浇筑板栅的时候容易引起板栅的筋条断裂,铅液在铅杯中容易形成铅渣,铅渣会随着铅液流入模具造成板栅夹铅.若在停机过程中铅杯中有铅液,停机时间过长铅液冷凝,再开机需要用喷枪进行加热融化,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加电热圈的铅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电热圈的铅杯装置,包括铅杯、铅液出口、电加热圈,所述的铅杯上部呈中空的圆柱形,下部呈中空的倒梯形,底部呈中空的圆柱形,整体呈漏斗形,铅杯的上部外壁的圆周上设置电加热圈,底部设置铅液出口,所述的铅液出口呈中空的圆柱形,所述的电加热圈通过螺钉固定在铅杯的外壁上,电加热圈的外壁上设置螺钉式接线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的铅液出口长度为4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钉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铅液出口的内径大于铅杯底部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铅液出口焊接在铅杯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钉为十字槽螺钉。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加电热圈的铅杯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铅杯外壁上加装电加热圈,铅液出口长45mm,可以有效的保持铅液的温度,使其有良好的流动性、并有效的减少铅渣的生成,防止在停机过程中铅杯中的铅液冷凝,浇筑出来的板栅成型好,断筋和夹铅数量减少,保持了板栅的一致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控制铅液温度并减少铅渣,有效保证了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铅杯,2为铅液出口,3为电加热圈,4为螺钉,5为螺钉式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加电热圈的铅杯装置,包括铅杯1,铅液出口2,电加热圈3,所述的铅杯1上部呈中空的圆柱形,下部呈中空的倒梯形,底部呈中空的圆柱形,整体呈漏斗形,铅杯1的上部外壁的圆周上设置电加热圈3,底部设置铅液出口2,所述的铅液出口2呈中空的圆柱形,所述的电加热圈3通过螺钉4固定在铅杯1的外壁上,电加热圈3的外壁上设置螺钉式接线端子5。
所述的铅液出口2长度为45mm。
所述的螺钉4的数量为2个。
所述的铅液出口2的内径大于铅杯1底部的外径。
所述的铅液出口2焊接在铅杯1的底部。
所述的螺钉4为十字槽螺钉。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超威正效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超威正效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5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幕墙
- 下一篇:一种无粘结暗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