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烟无卤同心低压双极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2304.1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4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叶汝夏;周新光;赵军法;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启超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烟无卤 同心 低压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烟无卤同心低压双极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阻燃电缆一旦受热燃烧发生火灾时,燃烧释放出的烟雾量非常大,烟雾中含有大量的H2S和CO等毒性气体,非常容易造成人员烟气中毒,同时由于烟雾的存在使视线受阻,也不利于受灾人员的逃离和救援人员的援救。
另一方面现有的阻燃电缆内部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造成体积较大、重量重,不便于运输和施工。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阻燃电缆存在以下缺点:
燃烧时烟雾较大,烟雾中有害气体含量高。
体积大、重量重,不利于运输和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烟无卤同心低压双极电缆。本实用新型的电缆阻燃性好,燃烧时烟雾量小,且同时结构设计合理,体积较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低烟无卤同心低压双极电缆,包括主绝缘线芯和包裹于所述主绝缘线芯外表面的中性线芯。所述主绝缘线芯由导体和包裹于所述导体外表面的低烟无卤绝缘层组成;所述中性线芯是由疏绕在所述低烟无卤绝缘层外表面的铜丝束层、绕包于所述铜丝束层外表面的低烟无卤带、挤包于所述低烟无卤带外表面的低烟无卤外护套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低烟无卤同心低压双极电缆,导体外设有低烟无卤绝缘层,铜丝束外也设有低烟无卤带以及低烟无卤外护套,这种多层低烟无卤绝缘层的设置,能够充分保证电缆在高温环境以及遇到火灾时电缆的阻燃性能,并且不会产生大量的包含有有害气体的烟雾。同时由于主绝缘线芯和中性线芯采用同心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根电缆上,不仅能够提高屏蔽抗干扰性能,同时也克服了现有技术由于电缆结构原因造成的外径大、重量重、运输和施工困难的缺点。
作为优选,所述导体为铜芯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导体为绞合的铜芯线。
作为优选,所述低烟无卤绝缘层和低烟无卤绝缘护套的材质为聚烯烃。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低烟无卤同心低压双极电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施工方便、低烟无卤等特点,同时可靠性、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主绝缘线芯1、中性线芯2、导体11、低烟无卤绝缘层12、铜丝束层21、低烟无卤带22、低烟无卤外护套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低烟无卤同心低压双极电缆,包括主绝缘线芯1和包裹于所述主绝缘线芯1外表面的中性线芯2。
所述主绝缘线芯1由导体11和包裹于所述导体11外表面的低烟无卤绝缘层12组成;所述中性线芯2是由疏绕在所述低烟无卤绝缘层12外表面的铜丝束层21、绕包于所述铜丝束层21外表面的低烟无卤带22、挤包于所述低烟无卤带22外表面的低烟无卤外护套23组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体11为绞合的铜芯线。所述低烟无卤绝缘层12和低烟无卤绝缘护套23的材质为聚烯烃。
本实用新型的低烟无卤同心低压双极电缆,导体外设有低烟无卤绝缘层,铜丝束外也设有低烟无卤带以及低烟无卤外护套,这种多层低烟无卤绝缘层的设置,能够充分保证电缆在高温环境以及遇到火灾时电缆的阻燃性能,并且不会产生大量的包含有有害气体的烟雾。同时由于主绝缘线芯和中性线芯采用同心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根电缆上,不仅能够提高屏蔽抗干扰性能,同时也克服了现有技术由于电缆结构原因造成的外径大、重量重、运输和施工困难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启超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启超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2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