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拉力电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9236.3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5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敏;周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泉合力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629;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力 电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插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矿用拉力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和运输巷道中,部分矿用通讯控制设备,需要专用矿用拉力通讯电缆,以保证正常的通讯。传统的矿用拉力电缆连接器主要由电缆芯线、铜网屏蔽层、护套防护层、钢丝网抗拉层和外皮护套防护层等组成。该连接器可以保证在煤矿井运输的正常通讯。
然而,由于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尤其在综合采掘工作使用现场的环境恶劣下,传统的连接器往往容易出现如下弊端:
1、连接不稳定,容易在较大的振动频率下与设备断开连接。
2、防水结构设计不合理,长期在煤矿井下使用容易侵入短路。
3、体积庞大,整个连接器质量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如何提高防水性能、如何减小体积和重量等问题,提供一种矿用拉力电缆连接器。
一种矿用拉力电缆连接器,包括:本体、转接件及外护套,所述本体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外护套包裹所述转接件;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及绝缘内芯,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绝缘内芯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并且,所述绝缘内芯抵接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壳体开设有U型的紧锁结构,所述紧锁结构包括一体成L型的导入槽及锁紧槽,所述壳体于所述锁紧槽处设置有紧锁件;所述转接件包括接线器,所述接线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接部和第二螺接部,所述第一螺接部与所述绝缘内芯螺接固定,所述第二螺接部与外部线缆螺接固定;所述外护套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外部线缆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圆筒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直径为33~3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厚度为1.3~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紧锁结构的中部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部包括若干凸起出于所述外护套的外侧面的环形凸起。
上述矿用拉力电缆连接器,通过U型的紧锁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线缆与设备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能;并且,通过外护套与转接件和线缆的防止密封连接,有效地提高了防水性能;此外,连接器内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有效地减了体积并减轻连接器整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矿用拉力电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矿用拉力电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和透视结构示意图,矿用拉力电缆连接器10包括:本体100、转接件120及外护套130。例如,本体100与转接件120连接,外护套130包裹转接件120。
为了提高连接器与设备连接的稳定性能,例如,本体100包括壳体101及绝缘内芯102。例如,壳体101具有容置腔103。例如,绝缘内芯102设置于容置腔103中。例如,绝缘内芯102抵接壳体101的内侧壁。例如,壳体101开设有U型的紧锁结构104。例如,紧锁结构104包括一体成L型的导入槽104a及锁紧槽104b。例如,壳体101于锁紧槽104b处设置有紧锁件104c。例如,紧锁件104c设置于锁紧槽104b的槽底上。如此,当连接器与设备连接时,可以通过U型的紧锁结构,将连接器插入设备后与设备卡接固定,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线缆与设备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泉合力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阳泉合力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9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