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蟾酥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7040.0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子阳;詹常森;姜鹏;向阳;黄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菏泽和黄生物资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65 | 分类号: | A61K35/6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郭婧婧;许亦琳 |
地址: | 2003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蟾酥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蟾酥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蟾酥是我国传统常用的中药材,有毒性和刺激性,目前仍完全依靠人工采集蟾蜍蟾酥,古法无专门的蟾酥采集工具,《本草纲目》中“以蒜及胡椒等辣物纳口中,则蟾身白汁出,以竹篦刮下,面和成块干之”,然而,竹篾片和条片形金属刮浆器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公告号为CN210526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蟾酥提取器,包括抽吸装置、储存装置和负压装置,使用该蟾酥提取器可以快速提取蟾酥,然而仍存在以下问题:1、蟾蜍耳后腺为非常多的腺体细胞而非单一的囊状组织空间,非一针就能抽取,而且相对于针头,细胞非常细小;2、蟾酥鲜浆呈膏状,质地粘稠,流动性差,注射状针头无法抽吸。
公告号为CN20253593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便于采集蟾酥的蟾蜍养殖装置,该实用新型既可以作为蟾蜍日常养殖作用,又可以满足蟾蜍采集蟾酥的需求。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容易造成蟾酥损耗大,每只蟾蜍产鲜浆只有几十毫克,而且质地粘稠、流动性差,难以收集到收集容器中,同时清理不便,空间小,有筛网和多个小的壁面,而且效率低。
公告号为CN103720521A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取蟾蜍毒器,由上盖、下盖、弹性夹条、密封圈、吸囊、出气阀、螺母组成,通过吸囊的负压作用可以将挤压出的蟾蜍毒素吸入囊中。但是该蟾蜍毒器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克服蟾酥鲜浆质地粘稠,流动性差的问题,鲜浆黏在内壁无法流入吸囊。
目前生产上尚无更加合适的生产工具,随着蟾酥用量的增加,生产上迫切需要一种人工条件下简单、方便、快速采集蟾酥的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蟾酥采集装置,能方便快速地采集蟾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蟾酥采集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弹簧合页铰接;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处于关合状态时,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形成一个空心容器。
优选地,所述空心容器呈半球形。
优选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外周面均设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上盖设有第一连接面,所述下盖设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α,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关合时,120°≤α≤180°。
优选地,所述α为150°。
优选地,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2均设有开口端12,越靠近开口端12,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2的壁厚越薄。
优选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材质均为铝、铜、不锈钢或木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蟾酥采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蟾酥采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上盖和下盖关合可以快速采集蟾酥,存酥量大,可减少刮出次数,提高效率,而且能有效防止后部溅出,更加安全、节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盖和下盖关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盖和下盖打开时的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上盖
11第一连接面
12开口端
2下盖
21第二连接面
3弹簧合页
4空心容器
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菏泽和黄生物资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菏泽和黄生物资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7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菌丝体培养基灭菌冷却效率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眼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