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6217.5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2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金珠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珠彩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闫红烨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组合式 茶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组合式茶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茶杯中灌热水后,杯子里面的空气、水都是澎涨了的,而放置一段时间后,它们都变冷了,收缩了,使杯子内外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压力差,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使用者就很难拧开杯盖了,从而影响使用,并且使用不方便。
由于人们在喝茶时,漂浮的茶叶常常会喝进嘴里,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在茶杯体内部空间的底部设有隔离茶叶的滤网,带隔离茶叶的滤网的茶杯隔离茶叶效果较好,但在每次饮茶前放入茶叶时需要用手将滤网提出、放入,在喝完茶刷茶杯时也需要用手将滤网提出、放入,不卫生,使用不方便。2.在茶杯体内部设置隔离墙,由隔离墙将茶杯分隔成泡茶腔和饮水腔,隔离墙上设置通水孔,在每次饮茶前将茶叶泡茶腔,通过饮水腔饮用茶水,但是在喝完茶刷茶杯时,对茶杯的清洁不方便,不容易对茶杯进行彻底清洁。
目前,茶杯并没有自带茶叶的功能,沏茶时,通常是在另备的盛载茶叶的容器里,取出茶叶放入茶杯中沏茶,也就是说必须有茶杯和用以盛载茶叶的容器两件,使用比较麻烦,并且对于外出或者串门的饮茶者来说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式茶杯,能够使用方便、卫生,清洁方便,并且不影响使用,能够存储茶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式茶杯,包括杯体、杯盖、存储盒、支柱、滤网、第一槽体、第一通孔、第一密封圈和杯底,所述杯体的上端配合有螺纹连接的杯盖,所述杯体的下端设有螺纹连接的杯底,所述杯底的下端设有螺纹连接的存储盒,所述杯盖和杯底均与杯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杯底在杯体内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内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上设有滤网,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壁上均匀分布有第一通孔,所述杯盖包括盖体、凹槽、第二通孔、堵塞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凹槽内设有螺纹连接的堵塞,所述堵塞与盖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堵塞上设有把手,所述存储盒包括罩体、磁铁、底座、第二槽体、隔板和出料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内由隔板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容置槽,所述第二槽体上套有罩体,所述罩体的下端面与底座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罩体的壁体的下端内设有磁铁,所述底座在与罩体的壁体的下端相对应的部分内设有磁铁,所述罩体的上端设有出料孔。
作为优选,所述杯盖的圆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荧光贴。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孔的形状和尺寸与容置槽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第二槽体转动时,容置槽均经过出料孔。
作为优选,所述罩体的上端设有封堵出料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罩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罩体的上端设有与杯底螺纹连接的连接体。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杯底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拧动把手,把手带动堵塞转动并向上运动,使堵塞与盖体之间出现间隙,从而能够让外界空气进入到杯内;将杯体的下端设有螺纹连接的杯底,杯底在杯体内设有第一槽体,第一槽体内设有支柱,支柱上设有滤网,每次饮茶前放入茶叶时不需要用手将滤网提出、放入,并且能够方便拆卸清洗;将杯底的下端设有螺纹连接的存储盒,存储盒可以存储茶叶,底座上设有第二槽体,第二槽体内由隔板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容置槽,可以存储不同种类的茶叶;第二槽体上套有罩体,罩体的壁体的下端内设有磁铁,底座在与罩体的壁体的下端相对应的部分内设有磁铁,罩体的上端设有出料孔,转动罩体,使出料孔与装有需要的茶叶的容置槽相对应,然后从出料孔倒出茶叶,不需要用手接触茶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用方便、卫生,清洁方便,并且不影响使用,能够存储茶叶。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茶杯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存储盒的剖视图。
图中:1-杯体、2-杯盖、3-存储盒、4-支柱、5-滤网、6-第一槽体、7-第一通孔、8-第一密封圈、9-荧光贴、10-杯底、21-盖体、22-凹槽、23-第二通孔、24-堵塞、25-第二密封圈、26-把手、31-罩体、32-磁铁、33-底座、34-第二槽体、35-隔板、36-出料孔、37-容置槽、38-挡板、39-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珠彩,未经金珠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6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