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4630.8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8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茂;孙宏伟;焦龙;柯作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65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屏蔽壳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14年8月份USB协会发布的USBType-C类型接口,最大的特点是支持正反插,最高速度可高达10Gbps,逐渐引领市场,在手机、笔记本等轻薄型电子产品中越发常见。Type-C类型接口体积小巧,端子数量多,端子间距小,各端子间的信号干扰严重,容易产生杂讯,导致高频信号传输效率低下,与此同时,外部的电磁干扰及本身的信号泄漏也是导致高频信号传输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
与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参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4205153号揭露一种USBType-C类型的插座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两端子模组、一EMI屏蔽板、一EMI金属内壳及一金属外壳,绝缘本体设有舌片,每一端子模组包含一绝缘块及插入成型于绝缘块上的一端子组,端子组设有排布在舌片表面的接触部,EMI屏蔽板位于舌片内,并位于两端子模组的端子组之间,降低两端子组之间的信号干扰,金属内壳固定在绝缘本体上与屏蔽板接触,同时环绕在该两端子组外侧,用以屏蔽外界的电磁干扰及降低该两端子组的信号泄漏,屏蔽板与金属内壳配合,共同改善插座连接器的高频信号传输效率,金属外壳包覆在绝缘本体与金属内壳外侧,进一步屏蔽外界的电磁干扰及降低该两端子组的信号泄漏。该插座连接器体积小巧,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制造难度高,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端子组之间的信号干扰与外界的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第一、第二端子组及一屏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舌板,所述舌板包括第一舌板及连接基部与第一舌板的第二舌板,所述第一舌板的厚度小于第二舌板,所述第一端子组排布在第二舌板上表面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排布在第二舌板下表面的第二接触部,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位于舌板内及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的一水平屏蔽板、位于屏蔽板上下两侧的一对遮盖片及连接屏蔽板与遮盖片的一对连接片,所述遮盖片与连接片环绕于第一、第二端子组外侧,每一遮盖片包括设于第二舌板上的一前片、位于前片后方的一后片及连接前片与后片的中间片,该对连接片连接于后片的左右两端,并且上下及左右错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片暴露于第二舌片的上、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片暴露于基部的上、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连接片为C形,其包括一直立部及自直立部上下端向内侧弯折延伸至后片的两水平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板向后延伸超过后片与连接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片为竖直片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与屏蔽壳体分别埋设于绝缘本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屏蔽壳体,所述金属壳体遮盖在后片上并且激光焊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包括前端部、分别自前端部向后凸伸的顶壁、底壁、相对两侧壁,一固定空间形成在前端部、顶壁、底壁与两侧壁之间,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向前组装于固定空间内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所述屏蔽板向后延伸于固定空间,同时被夹持在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为USBType-C类型的插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体包括位于舌板内及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的一水平屏蔽板、位于屏蔽板上下两侧的一对遮盖片及连接屏蔽板与遮盖片的一对连接片,所述遮盖片与连接片环绕于第一、第二端子组外侧,每一遮盖片包括设于第二舌板上的一前片、位于前片后方的一后片及连接前片与后片的中间片,该对连接片连接于后片的左右两端,并且上下及左右错开,改善了第一、第二端子组间的信号干扰与外界的电磁干扰,提升高频信号传输的效率,同时,降低了零件数量,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分离开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屏蔽壳体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屏蔽壳体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丰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4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模块连接器
- 下一篇:使用了碟形弹簧垫圈的柱形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