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卡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9575.3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征军;叶建忠;常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睿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12;H01Q1/50;H01Q5/37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童海霓;刘彦 |
地址: | 51602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卡天线。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终端,尤其是无线数据卡这一在3G时代、甚至在4GLTE时代最为广泛应用的终端的设计将面临兼容性难题,即现有的系统既要满足LTE标准新推出的工作频段(LTE700/2300/2500),又要兼容2G(比如GSM)和3G(比如UMTS和CDMA等)原有的工作频段(GSM850/900/1800/1900以及UMTS2100)。这对于无线数据卡天线的设计来说将极具挑战性,因为天线的理论极限性能受限于越来越小的整机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卡天线,包括FPCB板、支架、主板;所述FPCB板包括PI板和印刷在PI板上的天线主辐射体,天线主辐射体的馈点与主板的信号馈点连接;主板上印刷有用于调整天线阻抗的匹配网络;FPCB板粘帖在支架上,支架插在主板上;FPCB板还包括印刷在PI板上的寄生天线,寄生天线馈点与主板的地馈点连接,寄生天线与天线主辐射体耦合以增加天线高频部分的带宽。
优选的,支架采用PC+ABS混合注塑成型的U型塑胶支架。
进一步的,天线主辐射体的馈点通过弹片与主板的信号馈点连接。
进一步的,寄生天线的馈点通过弹片与主板的地馈点连接。
进一步的,天线主辐射体与主板间的垂直投影区域,以及寄生天线与主板间的垂直投影区域为净空区。
优选的,所述匹配网络采用π+L型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匹配网络中采用0201型电容和0201型电感作为匹配元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卡天线体积小,可以在比较小的空间内通过增加寄生天线和合理设计不同的分布式效应元件来调整天线的阻抗匹配,从而实现了LTE/GSM/UMTS多频段无线数据卡天线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FPCB板示意图。
图2为主板与主天线辐射体连接示意图。
图3为数据卡天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FPCB板1包括PI板和印刷在PI板上的天线主辐射体11以及寄生天线12。天线主辐射体的馈点111与主板的信号馈电连接,寄生天线馈点121与主板的地馈点连接,寄生天线与天线主辐射体耦合以增加天线高频部分的带宽。
如图2所示,FPCB板1粘帖在U型塑胶支架2上,U型塑胶支架2采用PC+ABS混合注塑成型,U型塑胶支架2插在主板3上,其中天线主辐射体和寄生天线的馈点通过弹片41与主板3上的对应馈点连接。
如图3所示数据卡天线结构中,天线主辐射体11与主板3间的垂直投影区域,以及寄生天线12与主板3间的垂直投影区域为净空区35。
主板3包括用于调整天线匹配阻抗的π+L型匹配网络,并采用0201型电容和0201型电感作为匹配元件。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睿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睿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9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