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入纸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8906.1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0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迟华杰;于悦生;张诗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13/14 | 分类号: | B41J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范坤坤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薄片 介质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纸机构,以及使用该入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印机、扫描机、识币器等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了适应尽可能多的薄片类介质类型,往往设置结构复杂的入纸机构,以将不同宽度的薄片类介质顺畅地送至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内部进行打印、扫描、读磁、写磁等操作。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的入纸机构包括沿打印机高度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供给通道1′和第二供给通道2′。其中,第一供给通道1′的宽度与第一介质10′的宽度W1相适配,第一供给通道1′包括大约呈45°倾斜的托盘11′,放在托盘11′上的第一介质10′从托盘11′移动至打印部3′;第二供给通道2′的宽度与第二介质20′的宽度W2相适配,第二供给通道2′包括引导盘21′,放在引导盘21′上的第二介质20′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打印部3′。
上述打印机的入纸机构由于层叠设置两条供给通道输送两种宽度的介质,零件数量多、占用空间大,因此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入纸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入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入纸机构,包括供介质通过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包括底面,于所述底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子通道,所述子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主通道的宽度。
作为入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通道还包括与所述底面垂直的呈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子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侧面,所述子通道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两者中的一个相对设置。
作为入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子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底面,于所述第一子通道底面上形成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子通道的宽度。
作为入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通道还包括与所述底面垂直且呈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第一子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且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的侧面,所述第二子通道包括位于第一子通道的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且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的侧面,所述第一子通道的侧面和所述第二子通道的侧面间隔设置。
作为入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沿介质的宽度方向在所述底面上并排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子通道,分别为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宽度不相同。
作为入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底面靠近所述入口的一侧的高度大于所述底面靠近所述出口的一侧的高度。
作为入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通道的底面靠近所述出口的一侧与所述子通道的底面靠近所述出口的一侧齐平。
作为入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插槽。
作为入纸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与所述底面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上平面。
还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入纸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纸机构通过将子通道设置在主通道的底面上,以获得与主通道的宽度不同的子通道,可以根据介质的宽度不同选择对应的通道。与现有技术中的入纸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纸机构的零件数量少,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入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入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入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入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入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入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入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第一供给通道;10′、第一介质;11′、托盘;
2′、第二供给通道;20′、第二介质;21′、引导盘;
3′、打印部。
图2至8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8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油墨漏墨的色带架
- 下一篇:一种龙门打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