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太阳能储热供暖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7050.6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3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朱长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栖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太阳能 供暖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利用和储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室内采暖的新型太阳能储热供暖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为了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太阳能供暖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现有应用广泛的被动太阳能供暖技术,主要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或构造的恰当选择,从而解决建筑物的采暖问题。
但是被动太阳能供暖存在以下问题:1、以直接受益式与南向附加阳光间为主,没有有效利用建筑物屋顶蓄热;2、即使使用了屋顶阳光间蓄热,也未进行强化换热与集热设计,未能达到最大限度的集热;3、在屋面集热后,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止夏季过热设计,造成顶层存在过热问题;同时被动太阳能供暖系统往往存在蓄热能力不足,造成了房间温度波动过大:即白天室内温度过高,夜间与凌晨室内温度过低,造成室内热环境的稳定度差,限制了该系统的应用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储热供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优化屋顶阳光间解决了利用太阳能屋面集热不足与顶层过热问题;并于建筑侧面设置保温夹墙有效利用墙体蓄热,解决了利用常规被动太阳能采暖房间的室内温度波动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种新型太阳能储热供暖装置,有一两层结构的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包括屋顶保温层、屋面结构板、送风百叶口、回风百叶口和外窗,还包括屋顶阳光间、保温夹层墙、送风风机、送风道、回风道和单层玻璃外罩,所述屋顶保温层设置于屋面结构板上方,屋顶阳光间通过设置在屋顶表面的屋顶阳光间支架固定,所述屋顶阳光间的底部设有送风道,其上部覆盖有单层玻璃外罩,屋顶静压箱设在屋顶阳光间的一侧,所述屋顶静压箱内包含有与送风道相连通的送风风机、设置在送风道上的过滤网和止回阀,房屋主体背阳面的立面壁内侧设有与屋顶阳光间相通的回风道,回风百叶口开设在回风道上,用于将室内回风引入回风道,在房屋主体的背阳面的立面壁外侧设置有与送风道相通的具有较好气密性的保温夹层墙,保温夹层墙与送风百叶口相连通。
为了进一步克服现有屋顶阳光间的集热效率不高问题,本发明装置还包括强化换热集热板,所述强化换热集热板为镀有太阳能吸热涂料的薄铁板,强化换热集热板位于屋顶阳光间的内部,并将屋顶阳光间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间。
为了加强强化换热集热板的通风换热效果,在强化换热集热板上开设有孔隙,所述孔隙为矩形通孔且均匀分布在强化换热集热板上。
本发明在屋顶静压箱内还设置有自动三通风阀、自力式通风球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三通风阀与屋顶静压箱的侧面排风管道相通,用于控制侧面排风管道排除多余热量,自力式通风球与屋顶阳关间的顶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同时兼顾强化换热、遮阳与集热于一体的强化换热集热板,提高了屋顶阳光间的集热效率,在强化换热集热板上开设有空隙,进一步的提高了空气紊流度实现强化对流换热;2)在外墙外设置了保温通风夹层墙,克服了传统被动太阳房蓄热不足、昼夜温差过大的问题;3)为了防止顶层房间夏季过热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屋顶设置自动三通风阀、自力式通风球与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夏季过热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太阳能储热供暖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强化换热集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分别为:1、屋顶阳光间支架,2、屋顶阳光间,3、保温夹层墙,4、送风风机,5、送风道,6、止回阀,7、过滤网,8、回风道,9、单层玻璃外罩,10、强化换热集热板,11、送风百叶口,12、回风百叶口,13、外窗,14、孔隙,15、屋顶保温层,16、屋面结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栖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栖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7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供暖设备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商用厨房油烟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