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氧除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6746.7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1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车之捷汽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4 | 分类号: | F02B77/04;C25B1/04;C25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保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用除碳机,尤其是一种氢氧除碳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汽车在使用了一定时间之后,其三元催化器、火花塞、燃烧室、节气门、氧传感器等都会积碳,因此,需要使用发动机积碳清除装置对它们的积碳进行清除。
目前,常用的积碳清除方法包括:1、泡沫除碳。具体方法为:在停车熄火情况下,将泡沫通过火花塞注入发动机燃烧室内,浸泡60分钟,然后将泡沫全部吸出。该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工时长,大块脱落的积碳会堵塞三元催化器。2、化学药剂除碳。具体方法为:在怠速情况下,将化学药剂通过真空管吸入到发动机内燃烧,约40~60分钟后完成积碳的清除。该方法的缺点是:化学药剂会腐蚀发动机,除碳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恶心的黑烟。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除碳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氢氧除碳机,该氢氧除碳机的除碳物质为氢氧活性气体,不伤害发动机引擎,操作仅需15分钟,除碳过程中无废水废气产生,对人体无害,不需拆卸发动机,快速恢复引擎动力,降低尾气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氢氧除碳机,其包括铁壳,其特征是,所述铁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液口、人机操作界面、产气量旋钮、塑料气管、电源开关和电源线,所述铁壳的内部设置有氢氧发生器、防回火装置、轴流风机、电源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模块,其中,所述加液口设置在所述氢氧发生器上方用于给所述氢氧发生器加水,所述氢氧发生器自带与其一体成型的不锈钢散热翅片,所述轴流风机用于给所述氢氧发生器散热,所述氢氧发生器包括电解正极、电解负极、水位检测传感器、安全阀、压控开关和温控开关,所述电路控制系统模块包括外保护盒和位于所述外保护盒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贴片工艺制成。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电源系统上设置有标准接线端子,便于即插即用。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电源系统内置隔离变压器,能将交流输入与直流输出进行物理隔离,并且输出的直流电是低压的。
再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防回火装置包括单向阀以及第一级防回火器、第二级防回火器和第三级防回火器,且所述第二级防回火器采用纳米级的波纹网。
本实用新型的氢氧除碳机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电解效率高、电解电流稳定可调,产气量稳定可调节,可连续二十四小时长期不间断工作。
2、电解槽采用大型模具一体化成型,抗爆防泄漏性能非常高、使用寿命长,适合各种复杂工况条件。
3、散热系统采用结构合理的三维立体散热风道设计,确保散热效果,不需要水循环冷却。
4、采用多级回旋式水封设计、自动检测及控制安全水位,确保100%防回火可靠,免干式阻火器。
5、自动水位控制、自动压力控制、异常捕获设置、压力稳定装置,确保控制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氢氧除碳机的外轴测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氢氧除碳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氢氧发生器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氢氧除碳机的外轴测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氢氧除碳机包括铁壳1。所述铁壳1用于容纳所述氢氧除碳机的其它零部件。优选地,所述铁壳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8,以便于其移动。
同时,所述铁壳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液口2、人机操作界面3、产气量旋钮4、塑料气管5、电源开关6和电源线7。其中,所述加液口2用于给后述的氢氧发生器加水。优选地,所述加液口2上设置有堵塞。加水时,通过专用扳手打开所述堵塞即可。更优选地,所述加液口2的上方设置有护板。在不加水时,所述加液口2的部位被所述护板覆盖住。
所述塑料气管5用于输出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以用于汽车的除碳。所述产气量旋钮4用于调节所述塑料气管5的输气量的大小。所述电源开关6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氢氧除碳机的电源。所述电源线7用于给所述氢氧除碳机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车之捷汽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枣庄车之捷汽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6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FI喷油器喷雾形态分布测试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进气歧管涡流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