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备抽真空与气功能真空泵的真空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5752.0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9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角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备 真空 功能 真空泵 贴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备抽真空与气功能真空泵的真空贴合机。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屏幕的更新换代,全贴合屏幕占据大部分市场。全贴合可以提升屏幕的透光率、提升屏幕分辨率降低手机屏幕厚度。全贴合使得液晶LCD与触摸屏(盖板玻璃)贴合为一体,但当LCD或者触摸屏任意一个出现破损维修难度大大加大。现在生产厂家采用气囊式压合的气囊贴合机,平板式压合的硬对硬贴合机。这两种方式的压合机对操作人的要求比较高、压合良率不高。运用于手机屏幕维修的贴合机也同样沿用这两种方式,只是体积与电路上的改进。
现阶段的贴合机采用的气囊贴合方式和平板贴合方式在屏幕的贴合中对于压力的参数要求比较高。压力不均匀会导致爆屏以及屏幕出现气泡、发黄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只需要购买一台机器,就可以真空贴合,还可以高压除泡,降低维修成本,使客户利益最大化的配备抽真空与气功能真空泵的真空贴合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配备抽真空与气功能真空泵的真空贴合机,包括一台真空贴合机、真空泵一体机和一除泡机,真空贴合机的上端安装一气缸,气缸的两端接一第一电磁阀,真空贴合机一端安装一第三水阀,第三水阀一端连接真空贴合机,一端连接真空泵一体机;
真空泵一体机上还接有一第一水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除泡机上接有一泄气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接有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有一第二水阀和一单向阀,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磁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真空贴合机内部安装有一加热板,加热板的上端设置一上模板,加热板的下端安装一下模板,上、下模板间安装有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水阀的一端通过第一气管接头连接真空贴合机,所述第三水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气管接头连接真空泵一体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电磁阀一端与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除泡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台机器同时具备真空贴合机和除泡机两种机器的功能,且不需要外接真空泵和外接空压机,在机器内装配了一台同时具有吸真空和空压机功能的真空泵,可以完成给密封腔抽真空,给下压气缸充气和给除泡机充气这3个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配备抽真空与气功能真空泵的真空贴合机,包括一台真空贴合机1、真空泵一体机2和一除泡机3,真空贴合机1的上端安装一气缸4,气缸4的两端接一第一电磁阀5,真空贴合机1一端安装一第三水阀6,第三水阀6一端连接真空贴合机1,一端连接真空泵一体机2;
真空泵一体机2上还接有一第一水阀7和第二电磁阀8,所述除泡机3上接有一泄气阀9,所述第二电磁阀8的输出端接有第三电磁阀10,第三电磁阀10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有一第二水阀11和一单向阀12,单向阀1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磁阀5。
其中,真空贴合机内部安装有一加热板14,加热板14的上端设置一上模板,加热板的下端安装一下模板,上、下模板间安装有弹簧13;第三水阀6的一端通过第一气管接头15连接真空贴合机1,所述第三水阀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气管接头16连接真空泵一体机2;第三电磁阀10一端与第二电磁阀8连接,第三电磁阀10的输出端连接除泡机3。
给贴合密封腔抽真空;
将密封腔的门关好,关闭第一水阀,启动真空泵,将密封腔内的空气抽出,即可完成此功能。
给气缸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角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角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5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