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阀的拨杆回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5639.2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特克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F16K31/4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拨杆回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阀的拨杆回中装置。
背景技术
手动阀的拨杆用于控制手动阀的阀芯摆动,实现阀门的开闭,在拨杆处于中位时,阀门关闭。现有的拨杆驱动装置,包括有手柄、转轴,转轴上绕设有驱动弹簧,驱动弹簧的两端分别压设在拨杆的两侧,使用时,由手柄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拨杆摆动,进而带动阀芯摆动控制阀门的开闭角度。在一些紧急状态下,需要控制拨杆回中将阀门关闭,而目前,采用的拨杆回中装置,回中效果差,其结构复杂,控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阀的拨杆回中装置,其能很好地将拨杆回中,控制方便,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手动阀的拨杆回中装置,包括有壳体、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内腔,内腔内间隔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将内腔依次分隔成第一压力腔、中位腔、第二压力腔,第一压力腔、第二压力腔经导套导通,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第一压力腔或第二压力腔导通的进油口,所述的拨杆一端延伸至中位腔内,拨杆延伸至中位腔内的一端位于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之间,所述的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拨杆回中时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位置的限位杆,还包括有用于将第一压力腔、第二压力腔内油液排出的阻尼孔以及用于分别复位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的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驱动装置带动拨杆向第一活塞方向摆动,拨杆随之推动第一活塞运动,第一复位件压缩,在需要紧急回中时,由进油口向第一压力腔或第二压力腔内注入油液,第一压力腔内充满油液,产生压力,第一活塞在第一复位件、第一压力腔的压力作用下向第二活塞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拨杆回中;反之,如果驱动装置带动拨杆向第二活塞方向摆动,其工作方式也相同。设置的阻尼孔既能方便油液流出第一压力腔、第二压力腔,又能防止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复位过快与拨杆之间产生碰撞,因此,这种结构的手动阀的拨杆回中装置,其能很好地将拨杆回中,控制方便,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导管设置在第一活塞上,第一活塞上设有与导管导通的通孔,所述的导管穿过第二活塞延伸至第二压力腔内,所述的阻尼孔设置在位于中位腔位置的导管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这种导管设置方式,既能导通第一压力腔、第二压力腔,又能在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运动时,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限位杆包括有杆体,所述的杆体一端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的中心轴与杆体中心轴不重合,所述的定位柱延伸至中位腔内,定位柱延伸至中位腔内的一端位于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之间。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由于加工、精度等原因,使得初始时,阀芯不能处于中位位置,设置的限位杆,可以通过转动杆体,改变定位柱在中位腔内的位置,从而改变拨杆、阀芯的中位位置,进而保证阀芯能处于中位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均为复位弹簧,第一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力腔的底部、第一活塞抵触,第二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压力腔的底部、第二活塞抵触。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这种结构的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加工、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拨杆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手动阀的拨杆回中装置,包括有壳体1、拨杆2,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内腔3,内腔3内间隔设有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沿横向与内腔3内壁滑移配合,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将内腔3由左至右依次分隔成第一压力腔31、中位腔32、第二压力腔33,第一活塞4上沿横向设有导管6,第一活塞4上设有与导管6导通的通孔41,所述的导管6穿过第二活塞5延伸至第二压力腔33内,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与第二压力腔33导通的进油口11,所述的拨杆2一端延伸至中位腔32内,拨杆2延伸至中位腔32内的一端位于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之间,还包括有用于将第一压力腔31、第二压力腔33内油液排出的阻尼孔7以及用于分别复位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的第一复位弹簧8、第二复位弹簧9,第一复位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力腔31的底部、第一活塞4抵触,第二复位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压力腔33的底部、第二活塞5抵触,所述的阻尼孔7设置在位于中位腔32位置的导管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特克液压有限公司,未经海特克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5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