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微型洗车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3611.5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0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军 |
主分类号: | B60S3/06 | 分类号: | B60S3/06;B08B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422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微型 洗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车用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仿生微型洗车机。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了有车一族,洗车机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大,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汽车1.5亿多辆,私家车近8000万辆!而我国的洗车店高达3万家以上,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家洗车店每年要洗2万多辆私家车。而基本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的市中心是不允许设立洗车店的,大多数洗车店都设立在城市的外围。这样,车主不仅面临着洗车要排队等候,还要面临着洗车还要开很久的车子才能如愿的洗上车子。
目前,应用在洗车店里的洗车机均为大型设备,其体积大、重量重,操作不方便,并且其功率达2000W,较为耗能,用水量达100kg,较为耗水,污染多,不利于节水和环保,尤其是,目前的洗车机对车身伤害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洗车机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微型洗车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洗车机使用不方便、耗水并且对车身伤害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仿生微型洗车机,包括有手柄、外壳、毛刷辊、电机、水泵以及电源线;该外壳设置于手柄的前端,外壳具有一凹腔,凹腔开口侧缘设置有水盒,水盒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出水孔;该毛刷辊设置于凹腔内并外露于外壳,出水孔正对毛刷辊;该电机设置于手柄的后端内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毛刷辊转动,该水泵通过管道连通水盒内部,该电源线连接电机和水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包括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管体,该第一壳体套设于管体的前端,前述外壳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该第二壳体套设于管体的后端,前述电机位于第二壳体内,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控制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毛刷辊为左右设置的两个,该传动机构带动两毛刷辊同步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齿轮箱、转轴、齿轮、伞齿和传动轴,齿轮箱固定于凹腔内,该转轴、齿轮和伞齿均位于齿轮箱内,毛刷辊与转轴联接,齿轮套设于转轴上,该伞齿与齿轮啮合,传动轴位于手柄内,传动轴的一端与伞齿固定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箱外包裹有软胶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毛刷辊包括有滚筒以及设置于滚筒外侧面上的多排毛刷,相邻两排毛刷分别向左右两边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毛刷辊同心的同心轮,两同心轮可转动地设置并突出外壳,同心轮的突出度小于毛刷辊的突出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凸设有套合柱,套合柱上设置有扣部,同心轮套设于套合柱外,该扣部扣住同心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之开口的周缘设置有软胶包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的后端可拆卸地扣装有线壳,该线壳外凹设有线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配合电机和传动机构带动毛刷辊转动,并利用水泵抽水至水盒将毛刷辊喷湿,利用沾上水的毛刷辊模拟动物舔食动作对车身进行洗刷,毛刷辊清洗后的脏水以及沾在毛刷辊的沙粒在水盒喷出的水的冲洗以及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与毛刷辊分离,以保证下一循环的清洗毛刷辊上无沙粒无脏水,毛刷辊在水盒部位重新喷上清水,以有效避免沙粒对车身的伤害和脏水重复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本产品为手持式,操作和使用都非常方便快捷,并且用水少,具有节能、节水、环保等特点,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毛刷辊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手柄11、第一壳体
12、第二壳体13、管体
14、控制钮20、外壳
21、凹腔211、套合柱
212、扣部22、软胶包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军,未经李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3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洗车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