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1851.1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7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栋;雷美珍;王立强;裴同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动子 横向 磁通动磁式 直线 振荡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振荡电机,具体地说是一种横向磁通的动磁式直线振荡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采用曲柄和丝杠等传动机构将旋转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往复运动,存在结构复杂、效率低和机械可靠性差等问题。采用直线振荡电机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可省去传动机构,降低摩擦损耗,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83620.4文件中提出的双动子直线压缩机,包括机壳、气缸、活塞、定子铁芯、绕组线圈、动子、永磁体、端盖、直线轴承、共振弹簧、调节螺母。具有效率高和结构紧凑等优点,但是所述定子铁芯为哑铃状由硅钢片轴向辐射叠装而成,因而,结构复杂,加工工艺要求高。
LG公司的直线压缩机结构为圆筒型结构,外定子由16块小定子铁芯块组成,内定子必须叠装成内紧外松的辐射状结构,加工难度高,而且存在较大漏磁,限制其推力密度的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电动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电动机,包括定子和动子;所述主磁通方向与动子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电动机的改进:所述定子为C型定子铁芯,其C型槽内嵌有定子绕组;所述C型定子铁芯中C型齿的上、下齿部中间设置动子;所述动子为两个充磁方向相反的永磁体构成的动子永磁体;所述动子永磁体内两个充磁方向相反的永磁体之间通过非导磁材料制成的隔板相互隔离。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电动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子绕组采用集中式绕组布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电动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子和动子通过外壳包裹;所述外壳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其两端的端盖合围而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电动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子永磁体的两个充磁方向相反的永磁体由直线轴贯穿后相互固定;所述直线轴的两端与两端的端盖之间分别通过直线轴承相互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电动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子永磁体与两侧直线轴承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电动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定子铁芯通过限位块固定在两端的端盖。
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定子绕组通电产生磁场;磁场对双动子永磁体的其中一个永磁体磁场增磁,对另外一个永磁体磁场减磁,产生指向增磁侧的电磁推力;通过电磁推力带动直线轴进行相应方向的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方法的改进:通过相同频率的交变电磁推力,带动直线轴实现直线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为横向磁通的直线振荡电机,主磁通方向与动子运动方向垂直,因而外定子铁芯的硅钢片沿轴向排列且厚度一致,和传统旋转电机铁芯的叠装工艺相同,加工方便。
2、定子铁芯为“C”型结构,动子永磁体位于“C”型齿的上下齿部中间,无需设置内定子铁芯,解决了动磁式直线振荡电机内定子铁芯叠装困难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且紧凑的优点。
3、在有效行程范围内,磁阻力基本为0,输出电磁推力平滑,且电磁推力易于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给出了一种双动子横向磁通动磁式直线振荡电动机,包括定子和动子;其主磁通与动子运动方向垂直。
以上所述的定子为C型定子铁芯7,其C型槽内嵌有定子绕组6;以上所述的动子为两个充磁方向相反的永磁体构成的动子永磁体9,两个充磁方向相反的永磁体由直线轴1贯穿后相互连接,并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隔板将其隔离。
动子永磁体9横向穿过C型定子铁芯7中“C”型齿的上、下齿部中间,通过定子绕组6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对动子永磁体9其中一个永磁体磁场增磁;对另外一个永磁体磁场减磁,从而产生指向增磁侧的电磁推力,继而推动动子永磁体9沿着垂直于主磁通方向运动。
以上所述的定子绕组6采用集中式绕组布置,集中式绕组的绕制和嵌装比较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1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