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观察分层的分液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8355.0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0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定山;杜祥伦;余超忠;周天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B01D1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12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观察 分层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分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观察液体分层结构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后,静置一段时间,密度较轻的会位于上方,密度较重的会位于下方,液体之间有明显地分层。
本申请人以二苯甲酮的制备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将苯和光气进行反应,然后加入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反应完毕之后,二苯甲酮溶液(含有少量苯)会和三氯化铝溶液共存,因其不相溶,两者会发生分层,为了去除三氯化铝,我们会将下层的三氯化铝溶液排出。
工业上(非实验室中)现在对于三氯化铝溶液的排出采用的是如下结构:将二苯甲酮和三氯化铝的混合溶液放入等径筒状的分液容器中,分液容器的直径为108mm,分液容器的下端为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控制液体流量的流量调节阀。
采用上述结构的分液容器的直径较大,不便对分层处进行观察,容易出现三氯化铝溶液残留较多或者将较多二苯甲酮溶液排出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观察分层的分液容器,以解决不便对分液容器内的分层处进行观察,导致下层溶液容易残留过多或者上层溶液排出过多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观察分层的分液容器,包括罐体,罐体的下端设有排液口,罐体靠近排液口处设有流量调节阀,还包括两顶杆,罐体内设有两调节块,两调节块相对设置,两调节块的上侧铰接在罐体的内壁上,罐体上开有两安装孔,两顶杆分别与两安装孔滑动连接并穿过两安装孔,两顶杆的一端分别与两调节块的背面相抵,两调节块位于流量调节阀的上方,调节块的下侧靠近流量调节阀。
在本文中,调节块的背面是指调节块靠近罐体内壁且面积较大的那一面。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当分层处距离流量调节阀较远时,可通过顶杆将调节块的距离调远,下层溶液可较快地流出。当分层处逐渐降低且距离流量调节阀较近时,可通过顶杆将调节块的距离调近,方便对分层处进行观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两调节块的上侧铰接在罐体的内壁上,两顶杆的一端分别与两调节块的背面相抵,只需轴向滑动顶杆即可调节两调节块之间的距离。当顶杆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两调节块之间的距离也较远,下层溶液可较快地流出;当顶杆之间的距离较近时,两调节块之间的距离也较近,经过两调节块下侧的液面也较窄,对分层处的观察也更加地集中和清楚。2、调节块的下侧靠近流量调节阀,方便观察分层处时及时地调节流量调节阀来控制溶液的排出,对下层溶液的控制较为准确,不容易出现下层溶液残留过多或者上层溶液排出过多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呈圆筒状,罐体的直径为108mm,两调节块之间的最近距离为57mm。罐体的尺寸为工业上承装二苯甲酮和三氯化铝的混合溶液罐体的常见尺寸,能承装合适量的二苯甲酮和三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两调节块之间的最近距离为57mm,能兼顾便于观察和三氯化铝溶液较快地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调节块、顶杆和安装孔均为对称结构,均沿罐体的轴线对称,便于加工和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侧面上沿其周向设有密封圈,防止溶液从安装孔中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设有指示线,当分层处位于上方距离指示线较远时,可调节顶杆使调节块远离,便于下层溶液快速流出;当分层处接近指示线时,可调节顶杆使调节块靠近,便于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观察分层的分液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观察分层的分液容器中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罐体1、顶杆2、调节块3、流量调节阀4、密封圈5、指示线6、排液口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8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