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频逆变电源反向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767.9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8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胜;张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频逆变 电源 反向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频逆变电源反向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能源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用电问题,近年来,全球都在发展光伏发电。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光伏离网系统越来越成为新建光伏系统的首选。光伏离网系统中,蓄电池作为储能器件,决定了系统运行的时间。当连续阴雨天时,需要及时对蓄电池进行补充电。很多用电客户,都配备了柴油发电机组,或将光伏作为交流市电的后备。目前常规的蓄电池充电方案是,用户需要另购买一套开关电源系统,来对蓄电池充电。
配置新的开关电源系统,需要投入资金,并且电路连接麻烦,占用空间;如何利用逆变本身的器件,来实现对蓄电池反向充电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频逆变电源反向充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频逆变电源反向充电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依次连接有正弦脉冲驱动电路和工频变压电路,所述工频变压电路还分别与蓄电池和取样电路连接,所述工频变压电路还连接交流输入,所述取样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取样电路还通过交流输入电源同步检测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正弦脉冲驱动电路包括A相正弦脉冲驱动电路、B相正弦脉冲驱动电路和C相正弦脉冲驱动电路。
优选地,所述A相正弦脉冲驱动电路包括4组驱动电源电压产生电路,其中一组所述驱动电源电压产生电路包括隔离驱动光耦OP1,所述隔离驱动光耦OP1的IN+引脚通过电阻R1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隔离驱动光耦OP1的IN-引脚通过电阻R3与其IN+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隔离驱动光耦OP1还连接有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Z1、电容C2、电容C4、电容C6和电容C8。
优选地,所述B相正弦脉冲驱动电路和C相正弦脉冲驱动电路与所述A相正弦脉冲驱动电路的设置相同。
优选地,所述交流输入电源同步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U4A和比较器U5A,所述比较器U4A连接有R23、电阻R24和电容C32,所述比较器U5A连接有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容C31和电容C33。
优选地,所述工频变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MOS功率电路、电感L1和工频变压器TA。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为dsPIC33FJ64GS606型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利用工频逆电源的主拓跋结构,通过输入交流电源电压采集比较,实现反向对蓄电池充电的方式。该方案具有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对离网逆变系统中的蓄电池充电,并不需要增加设备与连接线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电源电压产生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工频变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交流输入电源同步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样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工频逆变电源反向充电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依次连接有正弦脉冲驱动电路和工频变压电路,所述工频变压电路还分别与蓄电池和取样电路连接,所述工频变压电路还连接交流输入,所述取样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取样电路还通过交流输入电源同步检测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本新型利用工频逆电源的主拓跋结构,通过输入交流电源电压采集比较,实现反向对蓄电池充电的方式。该方案具有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对离网逆变系统中的蓄电池充电,并不需要增加设备与连接线路。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正弦脉冲驱动电路包括A相正弦脉冲驱动电路、B相正弦脉冲驱动电路和C相正弦脉冲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矩型永磁耦合器
- 下一篇:稀土永磁双稳态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