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油机多速动力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746.7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吉少波;姚岁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量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16H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牛丽霞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机 动力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石油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机的多速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为确保抽油机抽吸速度与油田地层产液同步配伍,操作人员必须频繁调整 游梁式抽油机的冲次,以确保连续开采和平稳生产,尤其是新井和低产能井的 抽油机冲次,对油井的开采非常关键。新井原油含水和产液量变化较频繁,需 要不断调整抽油机冲次;中后期开采的油田大部分是低产液井,需要低冲次或 超低冲次(1.5次/分)才能确保连续生产。
目前用于调整游梁抽油机冲次的方法主要有几种:一是更换不同直径的电 动机皮带轮,进而实现减速比变化,但由于电动机更换皮带轮劳动强度较大, 且直径无法小于Φ140毫米,因为随着皮带轮直径的缩小将严重影响皮带实用寿 命和传动效率;二是使用变极式多速电动机,即通过不同的连接使定制线圈形 成不同的极数或在定子线圈内分布两套不同极数的线圈,一般采用6极/8极或8 极/12极混合,但由于变极调整的速度有限,也降低了电动机的功率容量,满足 原油生产条件非常有限;三是给抽油机安装专用变频器,通过调整变频器输出 频率来改变电动机的输出转数,进而实现抽油机的多种冲次要求,但由于变频 器长期连续在野外运行,经常会因雨雪或大风天气造成变频器元件损坏,而且 变频器如果长期在低频下运转,电机的效率会变得非常低,(即既增加了变频器 的内耗,又严重影响电网的功率因数,)变频器长期使用的维修费用也很高,致 使各油田逐渐在减少抽油机变频器的使用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 单的多速机械减速方案,可以使抽油机在更大转速范围里高效、平稳工作,不 仅适合新油井、低产液井连续采油,也能满足常规油井生产,并能实现北方油 田冬季连续生产对油井冲次的各种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抽油机的多速动力总成,其由电动机和人工换档多档减速机等组 成,所述多档减速机采用同步齿形皮带轮和同步带做传动部件;
还包括:竖直安装架,其正面安装有同步齿形皮带轮中的主动轮的转轴和 同步齿形皮带轮中的从动轮的转轴,侧板的背面安装有所述电动机及动力输出 轴;所述主动轮的转轴通过与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所述 同步带传递动力到所述动力输出轴;还包括压带轮,其安装于下侧同步带的下 面或上侧同步带的上面,并与所述同步带的表面接触,所述压带轮由一张紧螺 母调节其与所述同步带表面的压紧程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正面还设有竖直滑槽,该滑槽一端设有所述张紧螺 母,另一端与所述压带轮连接,该滑槽内设有一调节滑块,通过放松或拧紧所 述张紧螺母,使调节滑块沿着所述滑槽进行线移动调节压带轮的压紧程度。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的转轴和从动轮的转轴,以及所述压紧轮,均采用单 侧支撑形式,即轮轴的支撑轴承均在带轮的一侧,以便于换档。
优选的,所述调节滑块的剖面形状为:嵌入所述滑槽内的部分为圆形、柄 部为平行面,且圆形直径大于平行面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同步齿形皮带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为精铸多级组合整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采用单轴承结构,即电机没有前轴承,电机轴伸通过 花键直接插接在所述主动皮带轮的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采用功率因数较高、空载损耗较小的自启动永磁同步 电机。
可选的,电动机的接线方法可以根据实际负载的大小,通过多一个三刀双 投开关做“Y/△转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机械式多速动力的好处是在较大速比下可以保持较高的传 递效率,既克服了抽油机使用变频器在低速下的低效率,又杜绝了抽油机使用 变极式多速电动机输出速度不能太低的局限;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 本低,将传统的减速器的原理应用于抽油机多速动力总成上,构思巧妙,操作 简单,实现抽油机转速的快速、稳定调节;总之,本实用新型在石油开采领域, 具有非常大的推广必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槽和调节滑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量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量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气井井口除砂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含硫化氢油田地面工艺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