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开关柜用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346.6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吕鑫;宋少军;翟旭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云春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开关柜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缆,具体涉及高压开关柜用软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高压开关柜,要求实行电气传输和转化、合闸和分闸控制命令信号的传输、合闸和分闸命令信号的执行、实时监测开关柜运行状况等功能。
智能高压开关柜内的电气连接和信号控制,一般需要几组电缆来完成,一组高压电缆进行电气传输的连接、一组控制电缆进行设备动作和信号的连接等,故需要敷设多路电缆,以致于造成柜体内的排线容易交叉、线路多、排线凌乱等现象,不利于后期检修于维护。
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高压电气连接、控制信号传输且能减少敷设电缆组数及提高排线美观度的高压开关柜用软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开关柜用软电缆,包括
软导体;以及
由内至外依次包覆于所述软导体外周的内屏蔽层、第一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隔离层、低压控制线芯层、包带层、护套层;
其中,所述低压控制线芯层包括至少一根沿所述高压开关柜用软电缆轴向延伸的低压控制线芯。
所述低压控制线芯包括线芯导体及包覆于该线芯导体外的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二绝缘层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所述低压控制线芯彼此区分的标识。
所述标识为数字编号。
所述低压控制线芯按既定成缆方向、节距比排布围绕于所述隔离层外围。
所述内屏蔽层为半导电的塑料或半导电的橡胶类材料。
所述第一绝缘层是为耐高压的交联聚乙烯或耐高压的乙丙橡胶类材料。
所述绝缘屏蔽层为半导电的塑料或半导电的橡胶类材料。
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金属铜带绕包方式形成,或者采用圆形的裸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形成。
所述内屏蔽层、第一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采用三层共挤技术,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优化的结构设计,能方便布线,减少了布线的路数,使得狭小的高压开关柜内排线美观、整洁,也可以节约空间。并且,在传输电力的同时,也能传输柜体内的控制信号,使得智能高压开关柜的智能功能和效果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远程控制和无人值守等功能,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易于广泛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控制线芯的剖面图。
图中各代号的含义:1-软导体,2-内屏蔽层,3-第一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金属屏蔽层,6-隔离层,7-低压控制线芯层,8-包带层,9-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功效,并可依照本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1示例性示出本实用新型众多实施例中的一种高压开关柜用软电缆的实施例。该智能高压开关柜用软电缆包括软导体1、内屏蔽层2、第一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金属屏蔽层5、隔离层6、低压控制线芯层7、包带层8及护套层9。内屏蔽层2、第一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金属屏蔽层5、隔离层6、低压控制线芯层7、包带层8、护套层9由内至外依次包覆于软导体1外周。
软导体1可以采用但不限于1软铜导体制成,例如第5种软铜或第6种软铜,其呈线状。软铜可以是裸铜,也可以是镀锡铜。例如,较佳的,软导体1采用第5种软镀锡铜。
内屏蔽层2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半导电的塑料或半导电的橡胶类材料制成。例如,内屏蔽层2采用挤出工艺紧密地挤包在软导体1外。例如,较佳的,内屏蔽层2采用可交联的橡胶挤出形成。
第一绝缘层3可以采用但不限于耐高压的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层或耐高压的乙丙橡胶(EPR)类材料制成。例如,较佳的,第一绝缘层3采用乙丙橡胶紧密地挤包在内屏蔽层2外形成。
绝缘屏蔽层4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半导电的塑料层或半导电的橡胶类材料制成,例如,绝缘屏蔽层4采用挤出工艺紧密地挤包在第一绝缘层3外。例如,较佳的,绝缘屏蔽层4采用可交联的橡胶挤出形成。
为相互之间结合更紧密,内屏蔽层2、第一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可采用三层共挤技术,一次成型。
金属屏蔽层5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金属铜带以绕包方式绕在绝缘屏蔽层4外形成,或者采用圆形的裸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在绝缘屏蔽层4外围形成网状的结构层。例如,较佳的,金属屏蔽层5采用镀锡铜丝进行编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3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